点准备好的地图,直接说了起来。
霍嬗的这个举动,对于众臣来说也不惊讶。
一个是霍嬗有这个资格,大汉的一切事物,他都有资格指手画脚。
这还并不是仗着刘彻的宠信,凭借的是他那大司马、羽林大将军的名头。
二是,这个时候可不是后世,朝堂文人扯皮,扯半天都说不到正事上,谈起事来也没有那么多的勾心斗角,相当的干练。
刘彻转头看向公孙贺:
“太仆这边有没有问题?”
公孙贺起身出列行礼:
“回禀陛下,太仆并无问题,西北的几大马厩官员与养马奴足够,足以支撑再建一马厩。”
刘彻点点头,随后看向霍嬗:
“可。”
这件事就算是定了下来,小黄门连忙记下,等诏书下来接下来公孙贺就可以行动起来了。
其实应该还问问丞相府,问他们不是为了马的事情,而是马厩的选址有没有问题。
但石庆没来,来的是丞相府长史,没啥话语权,基本就忽略了。
霍嬗又开始说起了下一个议题:
“陇西郡过大,这次又新扩千里,臣觉得在陇西与武威二郡之间,应当新开一郡,治所放在金城,起名金城郡。”
随后霍嬗又说了说他原先想的辖地等问题。
等霍嬗说完了以后,刘彻转头看向丞相府长史以及王温舒:
“文官?”
两人起身行礼,王温舒先开口:
“回禀陛下,公车署有足额待诏。”
公车署是少府管辖的一个宫中署衙,里面都是各郡举荐的孝廉、秀才,等候着一个官职。
秀才也叫茂才,这个时候没有茂才的说法,东汉后为了避讳刘秀的名字才称作茂才。
就跟彻侯避讳刘彻,变为了列侯一样。
接着是丞相府长史:
“回禀陛下,今年的功迁还未详细计算而出,但根据现有功绩,足有四人可担当一地郡守。”
刘彻满意的点了点头:
“可。”
刘彻问了问官员,新建立一个郡府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不光是郡府的官员,各县乡的官员也要考虑,一点也不能马虎。
大县县令,小县县长,听着是个小官,但是非常的重要。
虽然本地有官员,但是朝廷不可能都从本地选取,肯定是要派一些的。
至于刘彻为何只是问了问文官,而不问问武官,这是因为刚一场大战过后,有功之人很多,随便选几个就有了。
新建一郡府这件事吧,在朝堂上算是一件大事了,至于为何这么顺利,三言两语的就定了下来,这还是有原因的。
首先,这件事刘彻是有着心理准备的,霍嬗给他提了几句,而且确实这个规划很好。
另外对于朝堂来说,新建一郡,也不是个新鲜事了,这几十年新增了二十八个,大家都早已是习以为常。
所以说,这事说大他也大,说小他也小。
而且这件事的谈论地点是在内朝,要是在大朝议上说起来,虽然结果不会改变,但是势必要扯一会。
这也是刘彻为何建立内朝的原因。
另外陇西这地方不简单,孕育了朝堂上不小的势力,一郡变两郡,虽然增加了官位,但是会打破原有的利益平衡。
最后你也不看看提出这个话题的人是谁,那可是霍嬗,决定此事的是谁,是刘彻。
以他俩的性格,跳出来不是找死嘛。
而且这确实对大汉是件好事,为何要跳出来反对?
而且他们心里跟明镜似的,今日他们就是来听吩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