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2章(1 / 1)

万山县不是很穷么,百姓们有余粮喂饱这些乞丐?

嫮儿问出了心中的疑惑,若谷解释道:“我们县确实很穷,家家户户都穷,但有一户却是非常富有的。”

“那个关府?”

若谷点头,“是啊,关家有人在京城做大官,关老爷子留在老家万山县,他体恤百姓疾苦,时常放粮。而且每日早晚施粥,这些乞丐们可以去领米粥吃,不至于饿死。”

“原来如此,倒真是个大善人。”

“可不是,万山县老百姓虽爱戴我们大人,却不及关老爷子十分之一。”

嫮儿干笑一声,那白玄这县令当得可真难。

据若谷说,万山县只有一家药材铺子,至于里面的药材全不全,那就把不好说了。嫮儿大概记住了路,便和若谷分开了,他去买炭,而她去配药。

药材铺子开在城中算是比较繁华的地方,说是繁华也就是因为周边有一些铺子,街上有摆摊卖东西的。

百草堂,嫮儿看着这门匾,风吹日晒加雨淋,上面霉了一道,于是百草堂三个字都只剩下了下半部分,依稀能辨认出。

嫮儿开始担心,怕是配不齐她这方子。进去里面,一老先生坐堂,正靠着太师椅打盹儿。这百草堂想来是可看病也看买药的,这坐堂的老先生应该就是堂里的大夫。

嫮儿用手敲了敲条案,那老先生身子一晃,慢慢睁开了眼睛。脸上本是轻慢之色,但看清来人后,忙端正的身子。

“这位姑娘,您看病?”

嫮儿把手里的方子放到了条案上,“按方配药。”

那老大夫拿来方子一看,脸上露出吃惊之色,再看了一眼嫮儿,问道:“这方子是补气养血的,所用药材药性温和,说明病人得病已久,且身子已经十分虚弱。”

“正是。”

“这方子倒是开得妙,只是我们这配不上。”老大夫又把药方推了回去。

嫮儿已经料到了,“哪味儿药材没有?”

“人参、雪莲,这两味药草十分名贵,我们这小铺子没有,况姑娘还特意标明要用上百年的人参,那就更没有了。”

嫮儿看着这方子,雪莲可用其他药材代替,只是这人参却不能少。

“那找先生的话来说,这万山县决计找不到上百年的人参了?”嫮儿问。

老先生捋着胡子,睨了一眼嫮儿,问:“在下唐突,敢问姑娘这方子是给谁用的?”

“白县令。”

老先生点头,“原是为白县令治病的,这方子确实适合他的病症。倒也不是说万山县一定没有百年人参,若有地方可能会有,那一定是关府。关老爷子年纪大了,时常补养,在下曾听说过,胜都会每隔半月送一次药材,其中应该就有人参。”

“若我在您这订货,那多长时间能够拿到?”

老先生摇头,“不好说,但想来应该买不到,我们这种穷地方,药材商也不往这里送太名贵的药材。别说万山县,其他县城也买不到,除非去龙城。”

若是去龙城,一来一回的要七八日,白玄的身体可熬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