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4 “争斗”(1 / 2)

郭敬之在这个位置上坐了才一年,他不到五十,在这样二品官员中算是年轻的。

本来背后就有诸多拈酸吃醋的,而他两个女儿都入了后宫后,各种目光都聚集到了他身上。

有不少人都在怀疑,一开始他出面指责陛下,根本就不是义愤填庸,而是别有用心。

要不然,他家两个女儿,都已经及笄,为何迟迟不议婚事。

据说郭贵人的婚事本来都基本谈妥了,是伯府世子,结果郭敬之升了礼部尚书后,这门婚事就不了了之。

邺城的伯爵家可不多,伯府世子配礼部尚书之女,也是足够了。

为何临时变卦?

恐怕从那时候,心里就有了这个想法,所以一等到女儿及笄,就在朝堂发难,为的就是这么一日。

一门两女,姐妹一同入宫。

这等于上了双保险,只要有一个得宠的,郭家今后的前途都不可限量。

真是让人眼红啊!

不过也有人在说,陛下与皇后躞蹀情深,这郭家两个女儿想要得宠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但这样的说法一出来,就被人说幼稚。

瞧瞧当初柳妃娘娘在后宫,虽说陛下去她宫的日子不多,但是一个月也有那么两三次,要不是她肚子不争气,一直没有怀上个一儿半女的。

也不至于等到走后才被追封为贵妃。

可见陛下也是个正常男人,或许郭家姐妹不能让陛下像宠爱皇后娘娘那般,可每个月只要漏出个一星半点的,那都不得了。

毕竟如今后宫之中只有三人啊!

陛下想换个新鲜口味的时候,可不是就会找郭氏姐妹吗。

郭夫人很高兴,但郭敬之却不这么想。

他总觉得这件事没这么简单。

他被众人明里暗里指责,叫苦不迭。

当初提出要陛下广纳后宫,的确没有将自己女儿送入后宫的想法。

自家女儿自己懂。

嫡女也是郭夫人的最后一胎,自幼骄纵,当初之所以跟世子的婚事最后没有落定,是因为这女儿偷偷去看了那世子一眼。

嫌人家伯府世子长得不够俊秀,五大三粗跟个莽夫一样,怕嫁过去后会吃苦。

回家之后一哭二闹三上吊,最后郭夫人架不住她没日没夜的闹,这门婚事不了了之。当初还得罪了人家伯府。

不过紧跟着他就升迁了,官阶更上一层楼,伯府那边也就不好发作。

但自此后,双方就没有过往来,这个梁子算是结下来。

至于庶女,郭夫人想嫁给一个四十岁的侍郎做续弦,然而郭大人觉得自家的女儿可以低嫁,但一定要是正妻。

继室总是差了那么点意思,传出去不好听。

这一来二去的,也就耽搁到了现在。

其实越国也并非一到十五就要嫁人,十八岁左右出嫁的比比皆是,不过如今郭家正处在风口浪尖,难免被人拿着放大镜寻找错处。

本来寻常的事,也被人说成别有用心。

偏偏这两日,陛下在朝堂之下还屡屡点名郭敬之,一口一个郭爱卿,更是让人眼红不止。

眼看着花团锦簇,郭敬之却觉得自己被陛下和皇后架在炭火上炙烤,滋滋作响。

指不定什么时候熟了,就要拿下来切成一盘菜吃。

然而这种话也不能随便与人说,要不然传到陛下耳中,可是大不敬。旁人听了,也会觉得你是在得了便宜还卖乖。

在这样的热闹之中,郭贵人和郭婕妤入宫了。

入宫的第一天,便由嬷嬷带着前来拜见苏洛。

这些天已经有宫内的嬷嬷上门传授过礼仪,加上郭家本就在朝为官,基本的东西都是懂的。

姐妹两个规规矩矩行礼叩拜,毕恭毕敬叫皇后娘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