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老李是个文化人(2 / 3)

稍微一太平,马上就迫不及待兔死狗烹。”说着他顺势主动检讨道:

“为了自保,属下也用了些不太光彩的手段。譬如有意剿匪不尽,还譬如扶植那奴儿哈赤起来,既可以替我剿灭夷虏,关键时候还能配合我表演。”

他忙指天起誓道:“但天地可鉴啊,主公,属下只是为了自保,绝无不臣之心啊!”

至少在这个时间段,李成梁说这话是不太怕遭雷劈。

后世的史学家研究李成梁前后战功可信程度,基本上是以万历十年为界的。

普遍认为万历十年以前是可信的。万历十年以后是不可信的。

何也?

因为万历十年以前,他是在高拱张居正手下混的。这两位满级大佬皆明习边事、综核名实、有功必赏、有罪必罚,能鼓励文武大帅而用之!在他们手底下,李成梁根本不敢耍花样,只能丁是丁,卯是卯。

尤其是在张居正考成法之下,谁敢弄虚作假?

且这一时段的李成梁正值巅峰,技勇初集,麾下铁骑,势不可挡,又一心建功立业,斩获颇丰,功勋累累自然正常。

但从万历十年以后,情况大变。

首先赏识重用他的张太师没了,而且很快被批倒批臭,险些全家死绝,就连坟都差点给万历刨了。

而且与他号称北方双璧的戚继光,也受到了张居正的牵连,落了个晚景凄凉、惨淡收场。

李成梁心得多大,才不会兔死狐悲?而且老李可不是粗人,他是正经的铁岭秀才出身,心思细着呢,读的书多了去了。

而且他也老了,提不动刀、骑不动马了。长子李如松调去山西后,整个李家军下滑十分严重。没法像以前一样啃硬骨头了,反而还整天给他捅娄子。

所以万历十年以后,他的心思就从建功立业,转到如何自保上。

加之内阁的诸位大佬,尽管能力都不差,但更要吸取张居正的教训,可不敢再不避毁誉、勇于任事了。一个个全都一心一意的和稀泥,慈眉善目的装好人。对边帅也是‘煦煦掩覆,功则与赏,罪不蒙罚。’

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下,于是‘献俘奏凯之事岁见,而覆军杀将匿不以闻’,乃至杀良冒功之事屡见不鲜,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这个时代里,张居正活到了万历十五年,所以李成梁一帮人瞎折腾的还没那么厉害。勉强能算功过七三开,至少在老李自己看来,自己当然是忠心可鉴日月了。

也不知道是谁,刚才说投降就投降了……

不过现在赵昊是要收服李成梁,当然不能哪壶不开提哪壶。自然专拣好话说道:

“我绝对相信你老人家,不然也不会千里来见。那些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固然是不对的,但有缺点的大英雄仍然是大英雄。完美的苍蝇也终不过是苍蝇而已。我愿称你一声大英雄!”

可惜李成梁听不懂死宅的梗,还在那感动的无以复加道:

“有道是士为知己者死!老朽为公子死而无憾!”

“你老还要长命百岁呢!”赵昊拉着他的手,大笑道:“咱们携起手来,一起为华夏万民,大下个大大的天下如何?”

“我李氏一门,敢不为公子效死力?”李成梁重重点头道。

“但我所谓之天下,可不只是两京一十三省。”赵昊笑着招招手,秘书呈上另一份地图,跟他给戚继光看的那份不同,这是一份世界地图。

赵昊指着两人所在的位置道:“我们在这里,北边这蚕豆大的一点地方,就是辽西和辽东。”

李成梁其实是看过世界地图的。连奴儿哈赤都知道要搜集大明的书籍,他可是秀才啊,江南集团出版的书籍他基本上都看过。

甚至很多集团内部发行的资料,他都想方设法找来阅读。像他这样的文武全才,最清楚赵昊的学问何等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