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奉旨西征(1)(2 / 3)

少年大将军 水刃山 5729 字 2021-02-22

气数,世事造化无常,难得皇帝兴出征西的念头来,却最后成了王孙公子的名利场。

不知何人应情做了一首诗,刹间就传遍了卓城上下

十年书生寒窗苦,百载侠客闻‘鸡’舞;

‘欲’效武侯天狼‘射’,莫为竖子凭栏语。

圣旨刚下最头疼的当属新任的枢密院参知,城中人心浮动,流言四起,杨万里忙的焦头烂额,又不愿像前任般动辄定人生死罪责,费了好大的气力才和府尹将城中的流言压了下去,心中也是极为不满万隆帝如此草率,用人唯亲。

李落倒很是平淡,无喜无忧,听到王府下人报传,也只是淡淡的应了一声,稍稍问了几句,挥手让下人退下。

溯雪暗暗神伤,一想到李落要出征西府,心里便不是滋味,却又说不上来是什么感觉,只是觉得似乎要失去什么东西。

就是往日李落肆意放纵时,自己也从未有过这样的感觉,神情恍惚,泡茶时一不小心将水倒在自己手上,疼的溯雪大叫一声,茶壶应声而落,碎在地上,惊醒正在发呆的李落。

李落忙上前查看,手尽烫的发红发肿,李落皱眉,叫来下人去西房取些治烧伤烫伤的膏‘药’,拉过溯雪坐下,用手轻轻的拂过溯雪烫伤的手指,溯雪脸上

发烫,低着头不敢抬眼。

突然觉得一丝清凉的气息沿着李落的手指传了过来,极其受用,禁不住微微呻‘吟’出来,随即脸‘色’通红,偷偷看了李落一眼,却见李落正满眼笑意的看着自己,溯雪大窘,将头深深埋下。

过了片刻,溯雪便觉着手上已经没有那么疼了,道了一声谢,将手‘抽’了回来,李落嗯了一声,起身倚在‘门’栏上,溯雪问道“公子,你在想什么呢?”

过了好一会,才听得李落缓缓说道“我在想,父王为何在朝中不阻我西征,也不阻怀王任监军一职。”

“那公子可想到答案了?”

李落转身,轻语道“想到了,但愿是我错了。”

“啊。”溯雪奇道,细看时,李落却又转过脸朝向屋外,久久也没有回首。

万隆帝授意朝中诸臣筹备西征一事,只是行军遣将,兵马钱粮一应事物却都大张旗鼓,没有半分隐密之意。

西征大军还未入城,在朝中,行军主送麾下各将已经是耳熟能详,有识之士莫不摇头叹息,这半点也不像出征,宛如是要去打秋猎。

如此动静,兵未至,西戎早就有了对策防备,而今这番举动,更惹得西戎不满,也不知道狄杰能否撑过这段时间,汇合西征大军;等到这西征大军到了,天已入冬,更是不利久战,怕是两军尚未相接,这西征军就得损伤近半。

如此一来更增了众人所想,万隆帝只是让李落去西府换一身军功说辞罢了,不过为了竖子的一丝名声,就让十万大军白白奔忙一趟,劳命伤财。

更有人恶语李落怕是出身不甚干净,与这万隆帝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如若不然,怎能任由李落这番胡‘乱’折腾,就算是皇宫之内,也是流言不断。

一众皇子和宫中嫔妃纷纷谏言,万隆帝却依旧如此,惹得众人嫉恨不已,李落也是不胜其扰,暗自苦笑。

此次征西大军,过半是由太祖起兵的幽州征调,此处本是淳亲王李承烨构筑的第二道北线,却不知为何让万隆帝撤了下来,编入今次的西征大军中,另有近三万人是比幽州更靠北的牧州都督呼察赐的游骑兵。

呼察赐本是科库族人,雄踞牧州,民风勇悍尚武,在太祖起兵时,立过汗马功劳,长胜十将中的风将呼察孤雁就是科库族人。

之后待大甘平定,这呼察家便世代居于牧州,守着大甘的北方‘门’户,只是近年朝廷积弱,朝中有人怕呼察赐做反,便强征了科库族近半的骑兵,却无处可用,也无人敢用,便随意找了个护卫卓城的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