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暗潮(1 / 2)

璀璨欢荣 云以上 2102 字 2021-10-12

北卧室榻榻米上支了一块白板,方向与门在一侧,正对着窗户,崔璨将窗帘拉严,打开夹在白板上的灯管,将整个板面找得明亮清晰,却让室内的其他空间显得相对昏暗。

璀璨手里握着一支笔在上面快速写写画画,期间偶尔还会停下来思考,或者从柜子上抽下材料细细翻看。大概四十多分钟之后,她停下了动作,眼睛盯在白板上面。

只见上面密密麻麻写着:

案件发生时间:2017年9月21日,周四,11:37—12:03。

地点:杨明慧住所

被害人:杨明慧、崔璨

嫌疑人:?

犯罪动机:?

凶器:方头金属钝器,未在现场找到。

目击证人:杨明慧前夫张远志、崔璨、沈玉祁(小区住户)

物证、监控记录(暂时没有收获)。

崔璨在犯罪嫌疑人和动机上画了个圈。

从现场来看,没有发现指纹、毛发,或者其他有标识性的痕迹,凶器和其他作案工具也消失了,说明凶手是有计划、有目的性地行凶杀人,并且,从犯罪心理上来分析,他很有可能有强迫症,并且不是第一次实行这种暴力犯罪。

这点可以从他选择的打击方式上看出,在体型较于杨明慧明显占优势的情况下,没有选择先将被害人控制住,而是在用钝器击打被害人前放任其挣扎呼救,说明他对什么时候给出致命一击,用什么方式打击,以及对整个犯罪进程节奏的把握,明显是有一套定式并且游刃有余的。

他一定能确定杨明慧当时是独居,甚至对她的生活基本情况有一定的了解,至少是知道她当天的行程,不然不会趁着杨明慧庭审结束刚刚回家的时间点立即实行。

还有,应该不会是熟人作案,从整个作案情况来看,犯人没有姓。侵犯的倾向,没有盗窃或者破坏财产的倾向,除非是与被害人有过节,为了报复,否则基本可以排除熟人作案的可能性了。这点需要调查,在杨明慧身边的人里排查一下。

那么,这样一个“老手”选择杨明慧的作为犯罪对象的原因是什么,根据她朦胧的印象,以及针对证人的询问笔录,犯人的最终目的一定是杀人,之所以没能既遂,看来就是因为先后有她和杨远志的出现,打断了他的犯罪进程。

正常来说,杨明慧,张远志以及她的存在会对犯人造成威胁,让其觉得不安,那这三年,他有没有进一步的打算呢,她的危险似乎真的存在。

思考到这,崔璨整理了思路,首先要抽时间再见一下当时办案的警官,确认下最新进展,然后需要尽快确定杨明慧、张志远以及沈玉祁的现状,最好是能见到他们本人。

还有,这些事情过后,要跟素素姐约一下催眠的事,还要聊一聊犯人的动机问题,素素姐毕竟对心理学很有研究,虽然崔璨这三年来也一直在学习研究犯罪心理相关的理论知识,却从来没实际应用过,还是需要素素姐这个专业人士帮忙把握她才放心。

崔璨收起摊在榻榻米上的资料,整齐码放在之前摆放的柜子上。随手熄了灯。此时已经是夜里十一点多了。

............

第二天是星期日,崔璨没再有什么计划或者安排,只想好好放松一下,在家里老老实实待着,享受一个人的时间和空间,因为接下来的日子,对她来说,暂时停不下来的。

周一一早,崔璨给自己简单做了一份早餐,吃过后出发,开始新的一天,在新的地方和新认识的人一起做新的工作。

但当她接过廖俊霖递过来的卷宗时,虽然看上去十分得体,但心里真的十万只羊驼掠池而过。

“师妹,我想着,正好你刚来,借着这个案子,熟悉熟悉京都的司法环境,等下你就去检察院阅卷,顺便认认路,溜达溜达,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