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宫闱萧墙?宦官辅国(2 / 4)

大唐封魔录 笑万夫 7886 字 2021-03-02

天这样,祖孙二人把酒闲谈,也是近两年才有的事。

听到皇爷爷一番发自肺腑的教诲,李俶心里是非常感动的,也更为感慨,这些年的变故,对眼前这位老人的改变。

换做之前,他是不敢想象,这番话,能从这位盛世大帝的嘴里说出来的。

广平王李俶,在丹凤门外等候着传召。

他身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平日里出入禁宫,是很便利的。只是,已经快到了宵禁的时候,又没有紧急军务,他还是更愿意循规蹈矩一些。

性格使然,也是情势使然。

三刻后,宫内传来消息,出来迎接的正是察事厅子总管,贺兰寿。

广平王看着贺兰寿,贺兰寿看着广平王。此刻,两个人都有一种虚幻的错觉,更准确的说是觉得有几分荒唐。

这大唐的万里山河,都是李家的,自己堂堂一个亲王,当今皇上的长子,要进宫见自己的父皇,却还要这等奴才引路。

此时此刻,广平王,好像忽然发现了什么,明白了什么。皇家宫禁中的事,真是太微妙、太复杂了。

无论你距离那个位置多么近,只要你不是皇上,你就是一个站在宫外等候的人。

贺兰寿,似乎也发现了这一点。这一路上,自己小心谨慎应对的王爷,此刻,也不得不乖乖站在这里,等着自己的一句口信。

但他是理智的,他从来都不是那种会被幻觉,冲毁理智的人。他的骄傲,也不是源自于他的地位、权势。他就是一个天生骄傲的人,虽然他心里很清楚,在别人眼里,自己就是一个太监,一条狗。

贺兰寿绝对的忠心于李辅国,却又很微妙的不屑参与到一些事情中去,比如面对王族大臣时的飞扬跋扈,比如领受那些官员们奢华的酒宴招待,他不喜欢这些。

他的骄傲很纯粹,他的骄傲,只骨子里的骄傲。

贺兰寿,对李俶很恭敬,依足亲王的礼仪,施了礼。

这让广平王心里多少平静下来,刚才那番荒唐的幻觉,真是吓人,却很真实。不过,他对贺兰寿,倒是生出了许多的好感。

贺兰寿,迎了广平王向着含元殿的方位走去。走了一刻,却没有进入含元殿的正殿,而是把他带到了一处偏殿。

“王爷,皇上他——您——,李大人在里面等着您!”

有些事,是天生骄傲的人做不来的。比如现在,天下兵马大元帅广平王李俶,要来见皇上,更是他的父亲;而等着他的,却是一个位高权重的——太监——李辅国。他不知道该怎么说这件事,才听起来不那么尴尬。

李辅国也知道他这点,这不仅仅是不会说话。但他也明白,贺兰寿对自己的忠心。所以,李辅国提点过他几次后,见他难有长进,也就由他去了。

这些,广平王心里都明白。

安禄山率领十余万大军杀来的时候,玄宗皇帝只顾着带了王公大臣逃往巴蜀。

在马嵬驿,千千万万的百姓,不断向太子李亨哭诉哀求,希望他们留下来抵御叛军。

这时候,李辅国,一个先前只是负责看养皇家御马的司厩小太监,不禁心中狂喜,他看到了一个自己做梦都没敢想到过机会,飞黄腾达,就在眼前。

他做了一个就连当时的一众皇子皇孙都不敢做的事情,鼓动太子李亨,与玄宗皇帝分道扬镳,以太子的身份,召集各路兵马,平定叛贼。

正巧。

玄宗皇帝那边,一众将士纷纷要求诛杀宰相杨国忠、宠妃杨玉环,大家纷纷把安禄山叛乱的事,归咎到了兄妹二人身上,尤其是把杨玉环认定为祸乱的罪魁。

就连自己的身边人,龙武大将军陈玄礼,也站在了抗议将士的一边,眼看一场军事哗变就要爆发。玄宗却依然再三迟疑。

巨大的变故之下,又有强兵逼来,人们早已丧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