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不知进退(1 / 2)

洪门总舵主洪楼逃走以后。整个叛军的气势就变了,之前那些士兵都是在拼命的厮杀。就是当官的,也很想在总舵主面前表现一下自己。所以作战的时候都是非常勇敢的。

现在洪·楼逃走了。谁还拼命呢?能打就打一下,不能打就撒腿就跑。不管你当官的吆喝也好。怒吼也罢。没有人听他的。

打到最后,就是一些当官的也以最快的速度。放下了手中的武器。投降是他们最后的出路。就说你逃走。也经不起追赶哪。你逃走的时候往往是两条腿开始跑路。人家堂兄随时就调动。骑兵追赶你又哪里能逃得了呢。

再说了,以为要逃离了,面前突然出现一队唐军,还是被抓。只有投降。

李宏图又是大肆宣扬。总舵主逃走了,你们还拼什么命啊。

总舵主不要你们了。

你们何苦还要跟总舵主卖命呢。

洪楼逃走。李宏图也将这个消息报告给各支部队。让他们进行大肆宣传。

叛军几乎丧失了全部信心。没有一个还敢奋起反抗的。

洪楼逃走的时候,他手下的兵马至少还有30万。如果是有威信将军指挥。迅速将他们集中,这些人是不会全部灭亡的。

但是这30万分散在河东各地。部队与部队之间最远的相距有100多里接近200里。这样的部队如何能调动过来呢。只能等着被歼灭吧。兵力最多的地方就是在河东的偏远地区上有20万人。

他们本来是两支部队。一支部队的指挥官叶明是个中郎将。一支部队的。指挥官是忠武将军将军。它的名字叫做高春来。

两支部队本来每人都有15万。赶到这里的时候被分别聚歼了五六万,也就是说每一支部队于还有十万人。最后,为了取得胜利,两支部队合二一。高春来级别高担任总指挥。另一位中郎将叶敏担任副指挥。

高春来统一指挥。确实起到了集中兵力的作用。对李宏图的进攻部队构成了一定的威胁。

他们一开始的合作不错。见到时机不对,准备撤退,这是副总指挥叶敏提出来“我们不能再待这里啦。根据我们带来的口粮,也就还有两三天的时间。如果没有人用口粮过来了,就要饿肚子打仗。”

他们本来来边远地区。不认为要多长时间。所以出发的时候仅带了了三天的干粮。三天的水。这三天的干粮用完之际赶紧就要往回跑。

想不到。到了这儿啊,一打。现在都七八天了。所带的军粮军草早已经用光了。为了维持士兵们的生计。干脆夜里派人出去抢。

这一点唐军不管,巴门得激起民愤。这一片地区已经被洗脑,对洪门属于愚忠。

当然,他们名义上也是出去征粮的。啊,其实为自己的士兵出去抢粮还差不多。

这些士兵为了填饱肚子。根本不顾及自己的形象,反正自己就是叛军。取得天下自己就是有功之人。不能取得天下,自己就是造反的,就是要被皇上处理的。所以他们根本不怕这一条。

好在李宏图部队,每个士兵的单兵作战能力强于他们。所以在接连几天的对峙之中。李宏图的部队,渐渐地挽回了呗,语序。

这地方差不多都是三万五万的散兵。

李宏图发动的进攻又是相当的猛烈。叛军是应付不过来的。

这些敌人差不多。在被攻击的时候都选择了投降。

大量部队同时赶到河东的边远地区之后。那剩余的20万叛军包围起来了。还认为自己能够击败进攻他们的唐军的。因为在几次战斗中,二十万的唐军还剩下十四万。

谁知道背后一下子来了二十几万,甚至三十万人。直接就把他们打了个措手不及。

指挥官虽然指挥他的部队进行了猛烈的反击。但是。士气是怎么也提不出来了。这些指挥官知道。他们要么战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