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送别 (四)(2 / 2)

革秦 守玄 1248 字 9个月前

当然,这样的进言,必然不可能是以枯燥且招人厌烦的上书来完成的。

而是在秦王陛下阅览政事之余,以旧事旁敲侧击地引导。

当个故事讲出来,逗个乐子,也是充满趣味性的。

秦王政听了这故事,只是笑笑。

随后在胡博士外出吃饭时候,旁听了这故事的王翦使了人,用麻袋套了他的脑袋,一顿乱打。

胡博士惨叫连连。

他不知道是谁打了自己,也就不敢贸然上告。

此事只能不了了之。

晚上,有一些受了胡博士教导的中层军官听说他吃了人打,前来看望。

期间胡博士宽慰众人时候谈到旧事,说起分封事件,还是又许多人心生向往。

国中建国,分家治地,是这片大地上奉行了八百年的古老传统,也是以前人们心目中的最高目标。

所谓发达,所谓富贵,不就是那样吗?

人们没见过旁的富贵的方式,对于这种自己出生以前就存在了的制度,有着十分的向往。

反正,秦国如今还有爵位制度。

反正,世上还有大把的人受封获土。

他们谈论起来,红光满面。

这些中层军官,大部分是穷苦出身。

得了秦王陛下的恩惠,从穷困之中脱身,一切都向着好处走了。

对于拯救自己脱离苦海的秦王陛下,他们的确是有着十分的忠诚的。

但对于好的生活,他们也有很正当的向往之情。

这并不是相互冲突的。

反而是相统一的。

任何人都会想着有好一些的生活。

这个好一些,是对比出来的。

通过与自身“现在”的生存状况相对比的“好一些”。

这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不竭动力。

有些宗教说它是“无穷欲”,把它定义为贪婪。

讲它是世上三毒或者不顺应自然规律、不合于人伦的不应当。

这些宗教放屁一样的言论当然是错误的。

每个人都很清楚自己应该有更好,应该朝着更好而前进。

这是很正当的。

秦王陛下自己也很承认这份应当。

但是这个更好应该是个什么模样,一般人没法儿独立勾勒。

他们只能从自己生活之中寻找答案。

只能从自己栖身的这个真实不虚的社会当中寻求答案。

只能从故事和有知识的人口中寻求答案。

中层军官们在胡博士口中得到了答案。

在农会之中种地,老有所保,幼有所养,只要劳动便能过得还不错得生活比起以前的生活好太多了。

但是,那些博士口中的不必劳作也可收获的生活似乎也很不错啊!

种地的辛苦,只有种地的人清楚。

很巧,这些中层军官,自己就是种过地的人。

农会里的生活再舒坦,还能比不种地舒坦吗?

这,根本不是一个问题。

请:m.ddyue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