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兄弟相争(2 / 3)

碗瓢盆摆了一灶台,看着灶房里乱七八糟的,李氏将父子二人赶了出去,叫了顾盼娘帮忙烧火,手脚利落的李氏很快就整好了一顿午饭。

饭桌上,顾福郎兴奋地说着今天的事情,夸赞三姐果然料事如神云云。李氏将顾福郎挣的钱收了,只给他留了十文钱的零花,其他的给他攒着说亲用。

而顾安郎就不那么高兴了,家里似乎就他没用,都二十一了也没有什么本事。

吃过饭,顾如槿领着孩子们午睡,顾安郎便敲响了父母的门。

“爹,娘,我想和二弟一起做滑板车,明年我也要成家了,我想多挣些钱。”顾安郎开门见山地说。

“安郎啊,这件事爹会帮你去说,只是仅此一次,刚开始的时候你不帮忙,看到别人挣钱了你又想插一脚,现在福郎还小不会跟你计较的,以后可不能这样了。”顾老三也知道自己儿子的底细,因为是长孙当年也是娇宠了一段时间,性格有些自私,好在也不算太过。

之后几天兄弟两人一口气做了二十个,这次做的更精细些,还分了大小,小的十五文大的二十五文,有了前面几个孩子的宣传,这次去很快就卖完了,有个人价都没讲就买了三个,兄弟二人很是高兴,这样下去他们一个冬天能赚好几两银子呢!

而顾如槿却要泼他们冷水,这只是一锤子买卖,有些木匠手艺的看两眼就会做,而高手更是能做出精品,二人要想多赚钱就赶紧多做一些出来。

果如顾如槿所料,在二人第三次去卖滑板车的当天下午便有人找上了门。

常氏木工在陈水镇已立足百年,是镇上的一个大族,经历风霜雨雪,即使在常氏只剩下老弱妇孺的时候也未曾丢了木匠手艺,常氏出品之精细,机关之巧妙,在整个岳州府都是有名的。这代的常氏的掌权人是上代掌柜的两个儿子,老大常谨之继承了木匠手艺,老二常慎之做了铺里的掌柜。

常慎之前几日看到有小孩儿在街上滑来滑去的便觉新奇,这样的小玩意儿还是第一次见,就让铺中小二去买了三个来研究,本以为是什么复杂的工艺,原来只是有两个轮子在下边,东西制作粗糙简单可巧在心思,他们常氏已经很久没有出新品了,这是个机会啊!

一番打听之后,常慎之带着小二直奔顾家,小二上前表明了身份,李氏夫妇赶紧将人请进了堂屋,常氏他们夫妻当然知道,他们家的农具就是在常氏木工买的,只是不知他们的掌柜怎么到他们这穷乡僻壤来了。

“常掌柜喝口茶,这是小女从府城买的。”顾老三说的骄傲,只是转念一想常氏木工在府城也有铺子,自然是喝过不少好茶的。

常慎之端起碗抿了一口茶,本不在意的表情瞬间变了,“好茶!”这种茶他只在几年前知州府办喜宴的时候喝过一盏,浓香醇厚回味无穷令他至今难忘,他以为这顾家人只是一家子种地的,现在看来他得重新估量了。

“咱们开门见山,我相中你们家的滑板车了,不知这可是书桥老弟做出来的。”顾家的情况他已经打听过了,顾书桥的师傅李常运也是个木工高手,当年他爹常氏的老掌柜还来请过他,不过被他拒绝了。

“不……不是,我的手艺不行,这是我家小子做出来的。”顾老三有些难为情地说道。

“那我能见见他吗?”常慎之将碗里的茶饮尽说道。

“常掌柜稍等一会儿我去叫他们。”李氏欢喜地出门去叫了兄弟二人。

见进来的是两个人,常慎之又问,“这小玩意儿是哥儿俩一起想出来的?”

“不是。”兄弟二人异口同声地回答道。

“是我想出来的。”顾安郎抢先一步又说道。

顾老三上前拉住顾安郎对常慎之说道,“这是我家女儿想出来给孩子玩的。”

“原来是个女子想出来的,可惜了!”常慎之惋惜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