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村长(2 / 3)

“书桥家的,在家吗?”隔着围墙孟氏对里面喊道。

院子里做工的几人纷纷看了过来,笑着跟孟氏婆媳打招呼。

“嫂子怎么过来了!”李氏开了院门引了孟氏往堂屋去。

见有人来家里,顾如槿忙吩咐翠屏沏茶。

“三娘,这是你学鸣伯家的,叫婶子!”李氏叫了顾三娘来认人。

顾如槿屈膝叫了一声婶子,翠屏在顾如槿身后半步跟着行了礼。

孟氏赶忙上前将顾如槿扶了起来道,“好孩子,你在外边受苦了,到了家里就不必如此讲究了。”

“这是你清茹嫂子,你智满哥家的。”孟氏指着自己身后的小孟氏介绍道。

“清茹嫂子。”顾如槿再次曲膝行礼。

小孟氏上前一步拉着顾如槿的手道,“妹妹客气了!”回过头又对孟氏说道,“娘,你看三娘妹子这细皮嫩肉的,我都怕给摸坏了!”

“你这猴子,快跟你妹子去玩吧,我们老的在这说说话。”孟氏笑骂道,小孟氏以后要做村长夫人的,在外的脸面她这个婆婆是一定要给的。

“走,妹子,咱不在这讨他们嫌,你给嫂子说说你这脸是怎么保养的,这脸皮比十五六岁的小姑娘还好,嫂子可真是羡慕啊。”

小孟氏扯着顾如槿去了院子里,又惹来孟氏的一阵笑骂。

“三娘妹子这几年在外边过得怎么样?跟嫂子说说有没有受委屈。”小孟氏堆着笑脸拉着顾如槿的手说道,来的路上婆婆已经交代了任务,务必要打听清楚这顾三娘在外边到底是干什么的。

顾如槿听了这话便知道了婆媳来的目的,边看着翠屏挑捡着桂花边道,“哪里有受什么委屈,公婆待我极好,相公和我算是一起长大的,自也是敬我爱我的。”

“这么好的人家必也是读书人家吧?”小孟氏接话道。

“家里是做茶叶生意的,在渭南府也有些名声,徐家虽是生意人家却也对家中子弟管教甚严,相公也有些学问,就连我也跟着学了些字。”顾如槿笑着答。

“渭南?离咱们这里有上千里地呢!”小孟氏惊叹道,渭南是离京城最近的一个州府了,在家的时候听父亲说起过,那里繁华一点不比京城差。

“是呢,我也只记得咱们这里大概的情况,连是哪个县都不知道,一路打听过来,走了许多岔路,幸好有翠屏她们一路跟着。”顾如槿也十分感慨地说着。

翠屏是半道上买的,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来前已经说好了是一起从家里出来的。

“阿弥陀佛,幸好是遇到了好人家,这徐家相公想必也是个俊俏的小郎君吧?看俩孩子生的好模样。”看着在一旁玩耍的两个男孩,小孟氏也是暗自羡慕。

“相公在我眼里自是顶好的。”

此时屋内,孟氏借着给顾如槿说亲的名义对顾如槿的事情也是一番打听,而李氏不知道这婆媳俩的用意只当是孟氏好心,只是婚事还是要暗里问问三娘的意思,自己是不好做主的,便只说让孟氏帮忙留意些,有好人家了可以相看一下。

孟氏婆媳又略坐了一会儿,眼看快晌午了,便起身回家了。

回家的路上婆媳两人对了各自得的信息,便肯定了心中的猜测,又听着婆婆提到给顾三娘说亲的事儿,小孟氏便动了心思。

家里的银钱向来是婆婆管着,只是那些钱除了家里的开销就都用在小叔读书的事儿上了。婆婆也算开明允许儿子媳妇存些私房钱,二叔是个泥腿子抛得开脸面去镇上做些活计,夫妻俩能多存些钱,自己相公是要接公公的班的却是不能做那些,自己做的绣品也不是顶好的每次也得不了几个钱,二叔家的儿女经常有零嘴,自己女儿却只能吃人家给的,她这做娘的心里也不是滋味。

再说读书可是个无底洞,寒门学子有那气运一举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