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 泰宁卫(2 / 3)

皇明天子 吾谁与归 2738 字 2021-01-14

朱由检有些尴尬,一个草原的蒙兀人,似乎对太宗的庙号,比他这个皇子皇孙还要计较。而且因为刘大夏的缘故,永乐年间很多的文书被毁,朱由检甚至都不知道泰宁卫具体在哪里。

这就很尴尬了。

“永乐皇帝赐下的印绶和信牌,至今保留如此完好,而且底部磨损,字样都看不清了,这样,你在营中多待几日,朕让印绶监做一套新的泰宁卫印绶给你,可好?”朱由检将印绶放回了盘子里。

蒙兀人对朱棣有他们的称呼,朱由检并不了解,事实上,在辽东,和绝大多数的蒙兀人的称呼里,永乐皇帝依旧被称作太宗皇帝,而不是成祖皇帝,这和关内迥异。

马克善犹豫了很久,又噗通一声跪下,俯首说道“臣有个不情之请,永乐皇帝赐下的印绶,还能给臣吗?”

“起身说话,朕不喜欢和跪着的人说话,按理说是不能给你的,但这个不情之请,朕允了。”朱由检满意的点了点头。

一个皇帝两种叫法,成祖、太宗,都是朱棣本人,既然有异议,那就搁置争议,取一个大家都认可的叫法,一帝二表,换成共识,不就妥了?

而马克善直接改了称呼,自然可以。

更重要的是,朱由检显然是听明白了,这套印绶和信牌,在他们的科尔沁部内,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代表着一种正朔,意义重大,这也代表着马克善没说假话,的确是自永乐年间至今,两百年来,他们都一直在用这枚印绶,来作为权力交割的象征。

这就是意外的惊喜了。

“谢大君隆恩。”马克善满是惊喜的站了起来,他还以为大明那种比较古板,但是显然几句奏对间,他就见识到了这位少年天子的一些圆滑,今非昔比,对过去认同,对现在的态势接受,这种心态,果然是天子心态!

马克善站起身来,引着旁边的一个帷帽女孩,推了出来说道“臣有一个妹妹,小字玉儿,待字闺中……”

朱由检一听这有一个妹妹,就是头疼不已,到底是谁在散播这等天子好妹妹的谣言?!

朱由检打断了马克善的妹妹说辞,点头说道“朕知道,素问令妹温良恭敬,慎乃威仪,谨尔出话,夙夜恪勤,性端静,好读书习字,有五人之貌。”

五人之貌,是一种形容女子气质和美貌并重的词语,称之为亦庄重,亦妍秀,亦窈窕,亦俊俏,亦淑圣。就是长得好看的同时,身材更是绝代,更有庄重的气质,长期读书养来的仕女。

更重要的是淑圣,说的则是性格,绵柔或者刚强,这两样都不属于淑圣的范畴。

和鲁迅先生那个世故类似,既不是不通世故,也不是精于世故。

这可不是朱由检张口闭口胡咧咧,这可是草原上的传闻,朱由检拿来现学现卖罢了。

“谢万岁夸赞!谢万岁夸赞!”马克善满是惊喜作势又要跪,但是想到万岁说不让跪,才是满脸笑容的站直了身子。他最害怕就是类似于卜石兔妹妹那样的待遇,万岁看不上,深宫岂止寂寞可以形容?

“妾谢万岁赞。”大玉儿第一次开口,行了个蹲礼,声音十分的清脆。

朱由检点了点头问道“这位是?”

另外一个带着帷帽的女子刚忙行礼说道“婢子姓苏,小字茉儿,是玉儿公主的近侍。”

朱由检看了看这苏茉儿,这位是清宫里的尚仪,负责清朝皇帝的龙袍设计工作,康熙的启蒙老师,康熙儿子的老师,入葬时,行的是嫔礼。

后、妃、嫔,一个奴仆能按嫔礼入葬,可见其在清宫的特殊性,这买一还送一个?

“臣有国事启奏,万岁,这后宫之人,送入行辕?”马克善说起了正事,他还有一个重要的消息传达给万岁,才是他不惜涉险,亲自面圣送妹妹的原因。

“田贵妃在掖庭,宦人自会引去。”朱由检点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