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领袖的智慧(1 / 2)

永远不要小看一个领袖的智慧,即便这个领袖的名字叫做吕布。

曹操刚刚撤兵不久,吕布就将他唤了过来。

此刻,吕布与张佑二人相对而坐。

“糜家是你请来帮忙的么?”吕布脸上看不出喜怒,只是才从战场上下来的他,身上依旧充满的战场独有的杀伐之气。

“是。”

“这两百人,是你的手下?”

“是。”张佑答了一句,随即又补充道“几天前才投靠我的。”

“哼哼,我当然知道,你小子才来了几天,居然能请得动糜家了,好厉害的手段。”

“手里恰好有糜家需要的东西,算不得什么。”

“那这两百人呢,也是凑巧?”

“是,确实是巧合。”

这一句把吕布噎得不轻,他敲了敲小案,终于再次开口问道“那宋宪,是你杀的么?”

“终于来了。”听到吕布的问话,张佑心中反而松了一口气。

吕布检查过宋宪的尸体,吕公的箭,在整个下邳都很难找到第二支。

开诚布公永远胜过潜藏与内心的猜忌,既然吕布肯问出来,无论结果如何,对张佑而言,都称得上是一个好消息。

“是。”

“为什么?”

“关键时刻,实在不容有失,万一他有所动作,后果不堪设想。”

吕布默然,他当然懂。但是懂归懂,张佑居然敢不经过自己的同意就射杀自己手下的大将,本就涉及到了越权的问题。

这是被继承者永远绕不开的矛盾。

他没有再与张佑讨论这个行为的对错与否,反而开口道“你觉得我们接下来最重要的是什么?”

“屯田,练兵。”张佑已经做好了接受惩罚的准备,猛然间听到这个问题,一时间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饶是如此他的回答依旧很快。

汉末毕竟是以战争为主旋律的时代,而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政治,二是经济,三是军事力量。

政治很好理解,在这个时代,他也有另一个称呼,就是大义,这一点不用争不用抢,皇帝在谁手里谁就有大义,如今是在曹操手中。

接下来就是经济与军事力量了,在这个年代,经济是否繁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粮食的多少,而军事力量,拼的是兵的多少,兵的质量。

这也是张佑这四个字的由来。

吕布对这个回答并不吃惊,既然仗暂时打完了,修养生息自然是要被提上日程的,他开口道“选一个吧。”

张佑抬头,略带吃惊的看了一眼吕布,他没想到,吕布的惩罚在这里悄无声息的出现了。

“这就是吕布式的警告么?”

看似是两个选择,其实能让张佑选择的也唯有屯田一项罢了。

练兵,练谁的兵?

真的要与吕布夺权不成?

唯有屯田,而屯田则意味着必须离开下邳,远离权力中心。

老实说,从河内来到下邳,张佑心中的确是存着继承吕布衣钵的想法的。

没有人比他更清楚原始积累的不易,而吕布的这份家产能让他很快的度过这最难熬的阶段,但这并不代表他会选择强取豪夺,原本在他的设想中,他会隐居于幕后,帮助吕布慢慢发展壮大,等到吕布年老再把这份积累过渡到自己手中。

但如今,他知道他错了,无论是谁手里的东西,总归不如自己手上握着的来的实在,即便是作为吕布的女婿,也是一样。

“终归还是要靠自己打出一片天啊。”

想到此处,张佑终于开口答道“屯田。”

吕布点头,脸色也终于好看了一些“此事也不急于一时,贤婿毕竟新婚,开春再去也不迟的。晚些让公台为你选个好点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