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案件的开始(1 / 2)

江城有个靠打鱼为生的小村庄,名唤江家村,村内有个书生叫江小鱼。

江小鱼家历代都是渔民,生活清苦,小的时候,他就曾经立志,将来一定要走出这个地方,所以年纪小小的他情愿走三个时辰去江城的私塾上学,也不愿跟着父母到江边捕鱼。

说起这江小鱼,村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大伙都说他是奇才,他资质聪明,又肯钻心苦读,所以一路考上了举人。

按说以江小渔家的条件,是供不起他读这么些书的,这都多亏了乡里乡亲的,每家给他资助上一点点银子,这才让他能上了一部分学,后来实在没钱了,就只在家里自学,没想到,他竟然能考上了举人。

这天,乡里的太爷来到了江家,让他准备准备,过几天就能随着乡里的供品,赴京赶考。

二十多年的寒窗苦读,为的就是这一遭,不敢奢求中个状元,中个前十名都是极大的天赐了。

历来这种科举考试都是吏部的考功司来负责,所以今年也不例外,主考官依旧是吏部侍郎方计申。

方计申如今已四十多岁,当初也是从穷乡僻壤里来的,那时若不是遇到了吏部尚书陈启航,恐怕他早就回那穷山沟里去了。

话说江小渔来到京都,住进了朝廷指定的客栈后,想着离科试还有那么几日,便一心一意地温习了起来。

第二天,江小鱼在楼下用晚膳的时候,临桌有一位青衣公子说道“我说张公子,你有什么好忧心的?你就算落榜了也不打紧,你家那么有钱,到时买一个不就成了,哪像我们,落榜了就只能回家,又要等好几年才能再来。”

张公子喝了口酒,道“唉,各位兄台有所不知,依我爹的那个暴脾气,我若是没考上,他定会打死我。”

“我可听说,在京都城里有一座普华寺,可灵了,去年的那个榜眼,就是去那许了愿,这才中了的,只可惜我没有那么多的银子,否则我也去许许愿,说不定真的就中了。”

说话的这位公子姓赵,与江小鱼同住一间房,所以江小鱼倒是认得。

另一个身穿灰色衣裳的王公子道“赵公子,亏你读了那么多的圣贤书,竟然还相信鬼神之说,去年的那个榜眼我听说过,人家是有真才实学的,可不是你说去普华寺拜一拜就能成真的。”

赵公子倒也不理会他,自顾自说,“我可打听到了,三楼的马虎,昨天可是去了普华寺,若是他中了的话,我看你到时还有什么话说。”

马虎这个人,王公子是最熟悉的,因为他们可是在同一个学院念的书。

“马虎这草包若能中,那把我的头砍下来给你赵公子当球踢,他在学院里是出了名的逃课王。”

赵公子见他这般,也不依不饶地说道“那我就等着踢你的头。”

一旁的张公子见状,怕他俩吵起来,他忙端起酒杯,“来来来,大家喝酒,莫伤了和气。”

江小鱼自然也不信鬼神之说,所以对这些话倒也不放在心上。

只是回到房中,却见赵公子红着脸躺在床上,也不知是喝多了,还是被气着了。

他见江小鱼进来,从床上一跃而起。

“江公子,我在楼下说的话,你信不信?”

江小鱼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只好含糊地回答,“我倒是想信,可是我也没银子去孝敬神仙啊!既然这样,那我还不如不信,要不然我这考起来都没劲!”

赵公子听他这么一说,也甚是觉得有理,只是他还是有些不甘心。

“江公子,这俗话说心诚则灵,不如我们明天去普华寺拜拜神,说不定真的灵呢!”

江小鱼并不想把时间浪费在无用的事情上面,他摇了摇头,“赵公子你自己去吧,我就不去了。”

赵公子把他手上的书抢了过来,怒道“我说你这书呆子,后天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