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9 当农民的感觉(1 / 2)

陆家嘴天使 梦风 2320 字 2020-09-10

西双版纳不仅风景优美,而且人文荟萃。

当天中午一行人在刀溪月家里享用了她母亲做的地道的云南菜,也了解到了不少当地的风土人情。傣族是一个充满了浪漫色彩的民族,对于从上海这个大城市来的人们而言,是极富魅力的。

在这里,即便是独在异乡为异客,也不能感受到清寂与冷寞。这一点安康是深有感触。十多年前独自一个人在这里做项目的时候,他便感受到了当地人的热情好客。

下午刀溪月带着所有的人到农场里去体验当农民的感觉。虽然这片农田是采用大规模机械化操作,但是依然保留了一部分农田是用人力耕种的。一方面给研究人员作为试验田,一方面给参观的人作为体验区。

除了安康和另一位从农村出身的人以外,其他人基本上是头一次亲身体验种田的生活。所以在农田里,大家和农业技术专家、农民们一起干农活,都觉得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有好几位都动了要把自家别墅的花园辟出一块地来种点儿什么的念头。

安康说“你们知道吗?现在在上海和周边的很多地产项目就主打农耕牌。有一次我去嘉兴高铁南站附近看过一个地产项目。在那一大片住宅区中,有一个面积非常大的农田。每一位业主可以免费拥有一块地,当然地不大,只有几个平方。你每天散步的时候就可以到你们家的地上去浇浇水、施施肥。你说,这不是很有意思吗?”

另一个人说“安总说的这种情况在上海还是挺常见的。有一次我去一个农场买菜才知道。那个农场里有不少大棚是可以出租的。一块地一年的租金是八千多块钱。多大面积我忘了。你想种什么种什么,想怎么种怎么种。你自己没有时间打理,也可以请农场里的人帮你种。也挺有意思。”

安康说“是啊。现在城市里的人享受了生活的便利,但也失去了和自然亲密的机会。如果能在家附近有这么一片地,经常和家人来农田中亲近大自然,体验天人合一的感觉,那就太妙了。”

刀溪月听到这些人大谈种田的诸多好处,只是抿嘴笑。

安康见刀溪月在笑,问道“你是不是在想‘何不食肉糜’?”

刀溪月哈哈笑道“不敢,不敢。”

刀溪月当然不会真的把这些从大城市来的人当苦力来用。早早地带领众人回办公楼休息。

在农田里劳作了一个多小时,出了一身汗之后,再回到有空调的会议室里,喝着云南的普洱茶,品着热带的当季水果,每个人都觉得身心受到了洗礼一般。

下午的会议在三点钟开始了。上午刀溪月已经把公司的情况给上海来的客人做了介绍,下午的会议主要是想借机会来向上海来的企业家们、投资家们请教问题的。对于她这样一个以农业科技为主的创业公司未来该怎样发展。

与会的人员对这个议题抱有很强的积极性。

首先,他们认为刀溪月的这样经营模式完全可以实现标准化。因为从大半天的参观的情况来看,虽然说这个农场是以公司的形式来运作的,但是毕竟这个管理团队相对而言比较年轻,大多数人是并没有管理经验,也没有市场经营。

如果只是闭门造车的话,是不太符合公司定位的。必须要有拓展性。对于这些熟悉金融市场的人而言,所谓拓展性是指未来的成长性,更简单地说就是现金流的增长能力。

所以一家农场肯定是不够的,还需要将农场的流程标准化、将管理标准化,从而对这个农场进行快速复制。

刀溪月和她的团队成员对此显然没有任何经验。即便是她们把流程标准化、管理标准化,她们也不知道如何快速复制。

一个客人告诉刀溪月,他最近投资了山东的一家中日合资的农业项目。山东是对日农产品出口的大省,而且有很多日本的农业公司、贸易公司、商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