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第三十九章 殡葬习俗(1 / 2)

“老师,我的家乡旁边的一个小村庄出现了聚集性的埃博拉病毒感染者。”小段微微叹了口气,“我有几个亲戚就是被感染患者之一。”

景萧然了然,轻声道“你这是回家帮忙了?”

小段点点头,道“我本来就是东卡医院的医生,这次科室里紧急调配我去协助,所以未来的一周时间内,我都不能来实验室了。”

“行,你就安排自己的时间,如果忙完了,随时都可以回来。”景萧然道。

“谢谢老师。”小段欠身道。

“不过现在疫情的防控应该很严厉吧,为什么还会出现这种情况?”景萧然有些不解。

现在并不是疫情刚爆发的时候,那个时候人们不知道疫情的传播途径,并没做好防护,所以才可能有聚集性传播。

可是现在埃博拉疫情已经发展了三个多月,人们对它的传播途径很了解。

埃博拉病毒是通过直接接触传播的,这种传播途径较为“拙劣”,很容易阻断,远离传染源、带上手套和穿上防护服,就能大大减少被传染的可能。

为什么还会出现这种聚集性疫情?

“老师,您有所不知。”小段的语气颇为无奈,“非洲当地的殡葬习俗,无意中成了埃博拉的帮凶。因为这种殡葬习俗,助长了很多的感染病例。”

“殡葬习俗?”景萧然疑惑道,“土葬?”

“不是。”小段摇了摇头,“我们这里的殡葬习俗和全世界其他地方不太一样,我们当地人在去世后,尸体必须经过亲人处理后才能下葬。”

“经过亲人的处理?”景萧然有些不太明白,已经过逝的人,他的尸体除了土葬、火葬、水葬等方式,还能有什么特殊的处理?

小段犹豫了一下,看了眼景萧然,然后小声道“老师,不知道您有没有关注过埃博拉病毒的首位感染者。”

景萧然轻轻摇头,埃博拉病毒的历史应该有30多年,只不过最近几年才几种爆发。

小段缓缓道“1976年扎伊尔埃博拉首次暴发时的首位感染者a。他死之后,根据我们这里的殡葬习俗,他家人将其尸体带回家里,妻子、母亲和一些女性亲戚一起将他清洗并剖开,清除消化道里残留的食物和粪便。”

景萧然可以想象到,整个过程是多么的血腥和恶心!

“而在整个过程中,所有操作者没佩戴任何防护设备,连手套都没有。在a的尸体下葬后不久,参与葬礼的亲朋好友中有21名被埃博拉病毒感染,最终死掉了18个!”

景萧然还是第一次听说埃博拉首位感染者的故事,同时十分惊讶于非洲的殡葬习俗。

“你们现在还有这种殡葬习俗?”景萧然询问道。

小段微微颔首“是的,所以才会发生这一次聚集性的疫情。”

“可是政府应该强制推行了火葬吧?”景萧然道。

在疫情当代的年代,火葬是最简单,也是最好切断传播途径的方式。

小段无奈道“话虽如此,但是在非洲习俗中,火葬是一种大逆不道的行为,所以敢于火葬的人,他的亲人一定会被社会唾弃!”

火葬,在非洲是不可能大规模实施的。

景萧然听完小段的话,也对目前非洲埃博拉疫情有了深刻的认识。

非洲当地居民对于传统习俗的把持,使得很多病原体有机会跳入人类社会,并且在人之间肆意扩散。

同时,当地教育和科学普及的落后,加剧了村民对于医疗和卫生管理的不了解和对医务人员的不信任,这使得原本严峻的疫情形势雪上加霜。

“那你这一次回东卡医院,主要是去一线治疗患者?”景萧然道。

小段点了点头,突然又摇摇头“我们的确是在一线,不过主要不是治疗病人。”

“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