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第一支燧发枪(2 / 3)

明王首辅 陈证道 4415 字 2021-02-25

地和点子都是自己出,关键是有小皇帝块金漆招牌,拿六成也无可厚非。当然,这些钱徐晋最终不会拿走一文,部都会用在五百营的建设上,毕竟东山是户部划给五百营的屯田,公私得分明,要不然容易被抓小辫子。

两人又聊了约莫半个小时,徐鹏举便带着策划书兴冲冲地离开,准备在东山兴建部份配套设施,然后在端五节举行第一届“猛虎杯”,杯子是纯金打造的,任何民间球队都可以报名参加,谁赢了就能把金杯捧走,另外还奖励一千两银子……

可以想象得出,百万人口的京城届时将会掀起一一场怎样的龙争虎斗,不为别的,就为了那只金杯和一千两银子。若到时小皇帝朱厚熜再亲临现场观赛,甚至下场秀上几脚,那就更加不得了,蹴踘想不火都难。

魏国公徐鹏举如何为“猛虎杯”作准备暂且不表,反正徐晋是当了甩手掌柜,智者劳心嘛,负责出点子就行。接来的一段日子,徐晋把精力都放在燧发枪和玻璃镜子上了,每天的工作就是围绕着兵仗局、五百营、玻璃作坊三处地方转。

至于五月初四那天,徐晋在朝会上提出开海禁的倡议已经成了个笑话,时间一长,这笑话也没有人再提及了,厉行禁海的圣旨倒是下达了,浙江宁波和福建泉州的市舶提举司均被撤销了,只留下了广州市舶提举司。

然而就在“厉行禁海”的圣旨刚下,广东却是发生了屯门岛海战(香港屯门地区),广东海道副使击败了试图入侵的佛郎机船队,从葡萄牙人手中夺回了被占领的屯门一带岛屿。如此一来,更加坚定了朝廷禁海的决心,沿海地区的居民均被严禁下海捕捞作业,所有的民间尖底海船部销毁,谁若敢私造海船必须问罪。

……

时间就像握在手中的沙子,握得越紧便流失得越快,一转眼便是四月底了,天气越来越热,兵仗局中更是热得如蒸笼一般,徐晋的官服都被汗水湿透了。不过徐晋的心情却是十分不错,因为第一支燧发枪终于研制出来了,此刻就拿在他的手中。

这支新鲜出炉的燧发枪有枪托和准星,枪托是木制的,看上去跟后世的步枪外形没多大差别,却颠覆了明朝目前的火铳。

明朝的火铳只是一条直直的铁管,使用时只能单手持火铳,另一只手拿火折点火,所以准头极差,而且,明火容易暴露位置,不利于伏击战,雨天还不能使用。

而燧发枪则完克服了这些缺点,开枪时只需扣动板机就行了,这样便可以腾出手来,双手持枪进行瞄准,发火率和稳定性均大大地提高了。

徐晋拿在手上这支燧发枪尽管枪托还没上漆,但是锃亮的枪管,夹着火石的击锤,还有弧形的板机,在明朝人的眼中均散发出“高大上”的气息。

此时,王林儿、谢二剑、戚景通、太监赖义,还有何柳两名班头均目不转睛地盯着徐晋,准确地说是盯着徐晋手中的燧发枪。

徐晋先往枪管中塞入了适配的铅弹,然后往药膛中倒入火药,再把夹着火石的击锤拉起,然后瞄准十步开外的靶子。

太监赖义有点担心地低声问“何班头,这不会有问题吧?”

何班头信心十足地道“公公放心吧,绝对没有问题,小的和柳班头已经试验过很多次了。”

这时徐晋已经扣动了板机,但见击锤在弹簧的带动猛击在火门上,击起的火星点燃了药膛里面的火药,随即砰的一声大响,白烟四起,靶子应声炸烂一个大洞。

“好!”众人齐声喝彩,赖太监的老脸上也绽放出菊花似的笑容。

徐晋咳了两声道“威力不错,不过这烟也太大了些,能不能想办法解决一下。”

何柳两人陪笑着道“大人放心,这只是初成的样品,后面还会继续改善的。”

徐晋点了点头,让人把靶子移到五十步外,然后重新填装弹药,一边用捣锤把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