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三章:老闺蜜聚会(2 / 2)

咱家买卖咋办?”石婆子低声道。

赵婶儿笑着道“那是不一样了,这两年咱族里添了多少人,单说奴籍的,我瞅着头皮都发麻!”

吕老太道“还有水泥厂的一帮人呐!挤着闹着要卖身,跟他们说不用卖身,一样让孩子上学,就是说不听,总觉得卖身了才保险。”

别看这些老太太表现的土气,没见过世面的样子,手里的银钱比大宅门里的老夫人还多。

老太太们都有糕点铺的股份,是那种岗位津贴股。这也是方明远说,长安才是资本家的原因。

只是这两年,老太太们放开手了,发现用的人越多,她们赚的钱越多,所以,才会有很多奴籍的女孩,让她们有能力接下郡主,县主的店铺。

“嘿!我给你说,咱现在有一大片牧场,郡主县主别说这几个铺子,再多咱也铺排的开。”赵婶儿管着族里进人的册子,对店铺扩张很有信心。

董晓莹问“奶糖最近咋样,要是卖的不好,干脆”

奶糖这块的利润,在账面上体现的是不亏本状态。

“你不懂。”花婆子知道实际情况,解释道“这两年奶糖买的少,是因为咱家腾不出手,加上过年促销送糖体面些,送的多当然不咋赚钱。”

牛老太不满道“这么老些人,做奶糖腾不出手?”

花婆子道“不是没人手,是咱那边糖贵,有奶没糖,奶糖它也不甜啊!”

这是个难题,奶源在西北牧场,糖的主要产区在南方,两样东西想结合起来,就要有一样经过长途运输,啥东西加上运费就便宜不了。

奶糖做出来,再往京城各处晕,成本上又增加一层,想要在奶糖上盈利看来不容易呢!

赵婶儿道“干脆别做奶糖了,你上回送来的奶粉子挺好”

“咱们会做奶粉?”董晓莹惊讶道。

花婆子看向董晓莹,很是理所当然的说“那可不?就你做黄油块子的手艺,咱牧场的外族女人,一样能做,还会做奶豆腐,奶渣子,我就寻思,当年老四媳妇怕是没学,要是学了,能会做的糕点比这还多。”

“咋地,还嫌弃我家媳妇了?”牛老太故意道“没学都让咱跟着拽起来了,学喽,咱这些人腰里的钱,还不得把裤腰带崩断啊!”

提到棺材本,老太太们大笑起来,她们有底气说,儿女不孝顺没关系,老娘卖丫鬟婆子伺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