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二人初见】(1 / 2)

十年前·阳城

城外十里,无边的军帐蔓延到了视野的尽头,营寨间互为犄角,隐隐以某种阵法规律排列驻扎,猎猎作响的鲜红旗帜上,一个个大大的岳字临风摇曳。

营寨中心军容整肃,纪律严明,练兵场上的声声齐喝震天动地,声传四野,士兵们操练巡游,一切井然有序,在阳城南山之上极目远眺,仿佛面对着一头蓄势待发的森然巨兽,欲择城而噬。

而大营最边缘之处的几个营寨却展现出与中心截然不同的热闹,熙熙攘攘的人流络绎不绝,形形色色的男男女女穿着各式服饰,有披甲着盔的,有轻甲劲装的,有布衣素袍的,亦有锦绣华服的,甚至还有一些身着门派统一服饰的。

这些人的武器也都是五花八门,无所不有。

刀、枪、剑、戟、锤等等,甚至还有些少见的奇门兵器。

这些元素糅合在一起,让周边几个营寨内充斥着浓厚的江湖气息,与正中的军营形成鲜明的对比。

双方唯一相同的,大概便是那一张张坚毅的面庞,与眼中燃烧的火焰。

按理来说,战场与江湖,从来都是泾渭分明,有着各自的立场。

而这么多江湖儿女齐聚于此,自然是有着什么东西,在无形之中敲碎了这个界限。

……

四个月前,阳城突遭姬朝大军攻城,这场战斗乃是姬朝蓄谋已久,从大军开拔,直到快要兵临城下,天朝这边才迟迟得到消息,而后便是轰轰烈烈的守城之战。

因为缺乏备战,阳城守备军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不光损失惨重,连最为重要的天然屏障阳城南山也被姬军所夺,

随后阳城守将王忠虎便带领阳城军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守城之战。

好在阳城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不光城坚兵壮,城中百姓也大多是退伍老兵亦或是军人家属,简而言之就是一座军城。

城内上至古稀老人,下至垂髫小儿,皆可拉出一战。

然而姬国既是预谋而来,又岂会毫无准备。

几十万大军日夜不息,连续几日不计伤亡的攻城,让阳城守军身心俱疲。

趁此机会,在一个月黑风高的火色夜晚,守城的叛军终于亮出了獠牙,将守门将士尽数屠杀,为攻城的姬军大开城门。

姬国大军如潮般涌入城中,势不可挡,完颜哈努尔带着骑兵在城中纵横冲杀,无一合之敌。

只是如此杀戮却没有让阳城一人胆寒。

城中军民一边高声嘶吼着汉人无降者,一边依靠着地利与姬军做着最后的殊死搏斗。

这是一场毫无取胜希望的守城之战,但作为中原汉人最后的壁垒,他们哪怕企望不到胜利,也要死守到最后一刻,死守到最后一人。

这里的孩童自小便被自家长辈浇灌着忠君爱国的思想,以战死沙场为荣。

所以哪怕躲在角落的贫民,在看到经过的姬军之时,亦是双目赤红,拿起手中的武器偷袭而上。

在一名姬军的血色长戟之上,甚至还挑着一名手持木剑的幼童,眼中燃着名为仇恨的火焰,正在痛苦的胡乱挣扎。

那一夜血色染红了整个阳城,城中三十万军民无一降者,慷慨赴死之辈数不胜数,哪怕是提不起刀兵的女眷,亦是在绝望中烧毁房屋,带着儿女自缢,追随亡夫而去。

待到战争落幕,姬军攻下的阳城,几乎成了一座空城,入目皆是废墟,所余尽是亡骨。

阳城之战震惊整个天下。

当今圣上大为震动,连下五道圣旨,集结大军誓要夺回阳城。

江湖中人纷纷声援,要为那三十万亡魂血恨。

于是就有了眼前这百年难遇的一幕。

为了这场战事,几万江湖儿女自发从中原四面八方而来,浩浩荡荡聚集于此,将周边的营寨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