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3 关键决断(1 / 2)

n王长天今年已经四十三岁了。

作为一个198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前后曾经就职过政府机关,做过财经记者,并且因此而培养出敏锐商业嗅觉的人,王长天乃至于光纤传媒的一切都是始于1998年的一个关键性的决断。

事实上,彼时的华国,娱乐产业的确是正处于发展的起速阶段,各种大大小小的娱乐媒介颇多,但王长天却另辟蹊径,没有跟着别人一窝蜂的冲进报刊杂志这个当时看上去还是蓝海的领域,而是选择了电视娱乐节目这个载体。

事实证明,王长天赌对了。

娱乐行业最需要的是什么?

推广!传播!

作为一个更新速度极快的行业,演员,歌手,乃至于导演他们都需要一个足够有能力和影响力的平台,可以迅速而全方位的把和这些人有关的事情以最快的速度传播出去,谁的速度快谁占优势!

而在王长天创业的1999年,他旗下的中国娱乐报道确实是最快的。

因为在仅仅半年时间里,这档节目就已经在全国六十多家电视台里播出了。

从一个小小的私营电视制作公司到如今的光纤传媒,王长天可谓是春风得意。

如果王长天这么继续下去,或许若干年后,倒也未必有能够与华艺兄弟争锋的光纤传媒了。

在越来越多的接触娱乐产业之后,尤其是当娱乐业的资源开始主动向光纤传媒靠拢,很多演艺公司和经纪公司都找上门来的时候,王长天突然发现,貌似很多以前只能想想的事情,自己其实也是有资本可以做做看的。

于是乎,在认真考虑之后,2006年年底,光纤传媒定下了先发行,再投资,最后主导制片的三步走发展战略。

再然后,李小萍便力排众议,将光纤传媒的发行首作确定为了搜索。

而就是这部上映前不被人看好的现实题材影片,却硬生生走出了年度前十的黑马相,这也着实让王长天高兴了一把。

在得知搜索上映一周,累积票房达到四千万之后,王长天便马上给李小萍的秘书留言,让李小萍来办公室找他,这既是对公司功臣的鼓励,同时也打算向李小萍了解一下发行部门下一步的打算和计划

此时的王长天,同样也还不知道方云墨的新片剑雨已经找好了发行方的事情

没过多久,李小萍带着一脸视死如归的神情,走进了王长天的办公室。

“王总,您找我?”

“小萍来啦,坐吧,”王长天指了指地面的椅子,示意李小萍坐下,“我今天找你来,主要是想和你谈谈关于方云墨工作室的事情。”

“”

尽管已经有所心理准备,但李小萍还是有点惊讶。

据她所知,王长天这样开门见山,直截了当的和人说话,通常只会出现在两种时候要不就是他心情很好,迫不及待的想要跟人分享一些让人开心的事情。

再不然就是生气到了极点,喜怒不形于色,半点废话都不想听的时候

想想自己可能错过了让公司继续躺着赚钱的机会,李小萍觉得,王长天现在这种态度可不见得是什么好事。

职场上有句话事情没办成有可能是能力有问题,但是如果事情没办成还不肯认错,那就是态度问题了。

作为一个能够坐上副总经理高位的职场女性,李小萍对于所谓的职场规则自然是烂熟于心的,所以她马上就做出了反应。

“王总,关于和方云墨工作室合作发行的搜索,我正打算向您汇报”

“这个你就不用说了,”王长天打断了李小萍后面的话,“这部片子我也看过了,虽然和最近的时事这么契合肯定是个意外,但是本身的质量不差,有现在的成绩也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等电影下片以后,我会根据你们发行部门的工作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