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四十六:表明心意(2 / 3)

“你的意思是大家都盼着李明德做皇上?”

“难道不是吗?不止民众,就连当今圣上也想把位子传给寿春郡王吧。”

云君没有应声,埋头深思。

“可传位之事,从来都没有风平浪静过,那么多人盯着这大魏的肥肉,只要皇上断了气,朝野上下就会陷入纷争之中,不出意外,一场大战在所难免。”

“大战?谁和谁?”

“你说呢?”

“李明德……和李明阳?”

“呵,”李瑾瑜忽地笑了,摇摇头道,“当然不止。”

说罢,他眼神瞥向方才那剑柄之上,上面的象形字清楚地提醒着他江夏郡王府的死士竟是那个人派来的。

云君一筹莫展,眉头深敛,沉默半晌,开口道“我会去劝我外祖父的。”

“劝?”李瑾瑜很是惊诧,“他已经在江夏郡王府安插了自己的手下,属实出乎我的意料,难道你认为自己规劝几句,他就不会造反了?”

“他不是造反,是复国。”

“并没有什么区别,”李瑾瑜放缓了语气道,“朝代更迭在所难免,前朝光景亦惨不忍睹,否则怎会天下大乱?当初的王没能守住天下,当下就能凭起义夺回大权了?即便是天下再度改名换姓,唐氏一族就真得能成为明君了?”

听李瑾瑜早已将暗中鼎立的三方势力了解得一清二楚,云君担心问道“倘若外祖父他们当真谋反,你会怎样?他们姓唐,你姓李,本就是对立的。”

“我?”李瑾瑜眉心微微一皱,回身盯着云君看了一阵子才道,“云君,我看你同自己的表哥、表弟相处甚为融洽,倘若那一天到来,你又会如何呢?”

云君抿唇思忖片刻,笃定道“也许你不会相信,但我不看这天下姓甚名谁,我只看当朝的,是英明还是昏庸,倘若昏庸无能,即便是我外祖父,我亦不会无条件偏袒,更何况,当初他们本就负了我娘……”

说到此,她又惨淡一笑道“我思虑这些又有何用?也许到时候,我早已同生父前往安南国了,在那之前,我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说着,她目光更为坚定了些。

“更重要的事?”李瑾瑜小心问道。

闻言,云君莞尔道“裕亲王不必理会云君方才的话,待到云君如愿以偿,自会当面同裕亲王告别。”

“告别?”李瑾瑜神色更难看了几分,“本王今日来,万没料到会亲耳听到你的承诺,可是这承诺——本王不喜欢。”

说着,他朝前一步,离云君更近了些,探身道“待到时局真变了天,倘若你要走,我可是不会那么轻易答应的。”

云君话语温和,神情却严肃。

跟在她身边许久,昭容也明白这意味着什么,当即不再开口,转身去打水伺候云君洗漱了。

月挂枝头。

一抹明黄透过窗子洒了进来。

听涛水榭离灵堂虽有一段距离,可灵堂的冷意却似能穿透人心。

话音落下,他直立起身,若有所思盯着云君看了片刻,才返身离开。

云君留在原地怔愣片刻,在他身后,将他缓缓离去的背影看得一清二楚——他似乎少了点些初见时的阴鸷冷漠,更不是人们口舌相传的病秧子,反倒气宇不凡,平添了些活生生的气息。

此刻的夕阳打在他的身影之上,竟映出一片暖色。

云君止不住的心口狂跳,像是一只鸟落于心间又止不住地欢唱。

她在泛了黄的柳叶下孑立片刻,待呼吸平稳了才返身朝听涛水榭走去。

是夜。

昭容伺候云君就寝前,不解问道“云王妃心思歹毒,小姐今日为何还放了她?”

在灵堂前跪拜了几个时辰的云君揉了揉自己酸痛的膝盖,应道“今日虽是她擅闯云府大开杀戒,但倘若我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