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百五十四章 考场(2 / 3)

宋疆 青叶7 5331 字 2021-02-26

与叶青、关礼行礼后,这才跟着信王的身后离去。

几人像是没有一个人发现信王妃过早的离开一样,就像是刚才他们检查叶青书箱的地方,自始自终都不曾有过信王妃出现似的。

与关礼一同走进考场的时候,叶青才发现已经是坐满了人,但在最不起眼的角落,也是此间考场最为清净的那个角落,一张桌子一张椅子摆放的地方,却是没有一个士子,倒是有两名侍卫司的侍卫,站在两侧,像是在守护着那桌椅似的。

关礼笑着把书箱递给叶青道“你可以现在那里坐一会儿,等一会儿开始之后,你再出来,对面的房间内,已经备好了茶水跟题卷,只要你抄写一份即可。”

“为什么不现在直接进去?”叶青看了看自己的邻桌,满头白发的哥们儿估计得有六七十岁了吧?不在家看孙子,还跑过来考毛线啊!

这要是一会儿问自己个问题啥的,或者是跟自己闲聊的话,有共同语言吗?

而且自己要是不搭理他,算不算是不懂的尊老呢?

“要点卯的,而且有可能信王会亲自过来看的,所以不论如何,你都得在开始之后,在这里坐上一炷香的时间……。”关礼继续解释着。

“那我要是一柱香后离开,而后信王才过来,那岂不是也一样能发现?”叶青挑着眉毛问道。

“不会的,到时候自然会有应对的办法,比如……你已经交题走人了、内急等等。”关礼胸有成竹的说道。

“行吧,那就按你们安排的办,反正我真是来走过场的。”叶青背着书箱,拍了拍旁边占了半条通道的椅子跟椅子上的年轻人,冷冷道“好狗不挡道,就你这点儿素质还参加什么科举?不如滚回去算了。”

“你……你怎么说话呢?大家都是同届士子,你这人……。”那士子从椅子上站起来,有些莫名其妙的回击道。

刚准备离开的关礼,无奈的苦笑一声,一招手,门口的侍卫立刻冲进来一个,提着那士子先是给扔了出去,而后冷声道“等这位士子坐好了,你再进去。”

“我……。”士子刚要说话,侍卫的腰刀便已经抽出半截,于是只好把接下来的话语憋回到了肚子里。

没在理会那占着过道,而后被侍卫司的人提出去的士子,更没有理会一下子变得有些鸦雀无声的考场,背着自己的书箱走到那被侍卫司守护的桌前,轻声说了句辛苦后,便放下书箱,在两位侍卫离开后

,坐在椅子上开始望着窗外发呆。

在叶青看来,自宋开始,各朝各代不再出现造反现象的原因,与科举制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科举制的前身,则是由高官豪族垄断的举荐之权形成的察举制,察举制最大的利益受益者,显然便是与皇家共治天下的门阀世家,而这些世家往往与开国帝王的家族都有着极深的渊源。

宋之前的五姓七望,对于天下文人士子的影响力不可谓是不大,而正是因为此,加上开国豪门的盘根错节、错综复杂的关系,很容易便会造成门阀世家轻易的做大,使其影响力在朝堂之上,甚至是超过帝王家。

只要多多举荐自己认为有用的人才为官,甚至不出一辈人,就能够在朝堂之上,形成足够与皇家相抗衡的威望。

而如果要是帝王的平衡之术无法做到平衡、节制各个世家时,那么在利益的冲突之下,就很容易逼出世家造反。

而随着科举制度的产生,门阀世家手中的举荐之权渐渐被消弱,随着科举制度的成熟,历史河流之中的五姓七望渐渐没落。

门阀世家在朝堂之上的影响力越来越低,入仕者中的所谓寒门越来越多,门阀世家显然就很难凭借一己之力,再跟帝王家抗衡了。

加上儒家思想的愚民之策,家天下的思想在入仕寒士脑海里的灌输与形成,权臣、佞臣、奸相、权相辈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