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一触即发(1 / 2)

当天傍晚上两波人分别冲出了城,骑着马快速朝着京城方向而去。

此时朱恒在书房里喝着茶,想着刚刚写出的信,心里不免思念起多时不见的嘉靖了。不知道这两年朝中如何,小皇帝开不开心。

第二日清早,朱恒带着曹德标去往银矿视察。遂昌银矿是浙江境内少有的银矿。对于地大物博,但是银矿较少的大明朝来说至关重要。

每年遂昌的出银可以给捉襟见肘的国库送去五十万两白银,所以朝廷一直十分重视遂昌银矿。正德帝特意派了镇守太监与锦衣卫常驻于此。银矿的守备力量则是从御马监掌管的四卫营中挑选出来的一千五百名士兵。

当初姜桂芳东拼西凑花了五万两孝敬了宫里老祖宗才得到这个位置。每年又是几十万两银子地往宫里送,上上下下全部打点到了,才安稳地呆在这里十多年。

大明的经济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白银。只是低下的产量供应不了快速发展的经济。外加上明朝不对外贸易,很难赚取国外的银子来满足国内市场的需要。可以说明朝现在的经济问题都是由于白银的短缺所造成的矛盾。

遂昌的知县因为银矿的存在,会比其他地方多一些责任,也就多了一点风险。

经过层层关卡,道道检查,朱恒一行来到了银矿。满眼尽是忙碌工作的矿工以及来回巡逻的士兵以及拿着鞭子到处刷威风的监工。

朱恒吩咐护卫找来了几个矿工,询问他们的生活。

朱恒问了矿工诸如每日出工多长时间、每日收入多少等问题。得到的回答回答令人惊讶,实在是连奴隶都不如。朱恒也在感叹阉人的心狠手辣。怪不得矿上时常有骚动出现。

没过几天朱恒就收到了一封来信,是陆炳寄来的。信里没有字,只有一块锦衣卫指挥使的腰牌。朱恒笑着摇摇头,这个锤子还是做事情不着调,居然把王佐的腰牌拿给了自己。这不是杀鸡用牛刀嘛。

朱恒叫来了朱七,将令牌交给他。朱七面露惊色,很是疑惑地看着朱恒。

朱恒在他耳旁吩咐了他后面的行事,并要求他暗中操作,千万不能把消息泄露出去。朱七很是认真的点头受命。

北京城皇宫内,御马监首席太监史文海今日收到了遂昌的来信,姜桂芳在信里请求他帮忙,把新任的遂昌知县移开。列举了朱恒种种恶行,并暗示到有此人在,今后银矿的收益会受到巨大的影响。

史文海这几年没有少收到姜桂芳的孝敬,对于这个懂得礼数的镇守太监相当满意。姜桂芳难得拖自己办事,当然答应了。

另一方面,对他来说一个小小的七品知县就像只蚂蚁,生死豪无所谓。既然他挡了自己的财路,那只能对不起了。

第二日正好是史文海到御书房,按例给嘉靖汇报皇庄收益的日子。来到了御书房,里面只有嘉靖与张永二人,史文海跪拜后就规规矩矩地给嘉靖汇报。

汇报过后史文海还没走的意思,张永问道“你还有什么事?”

史文海谄媚地说“奴才近日听到消息,遂昌知县朱恒上任后大肆敛财,收刮民脂民膏。最近又把手伸向了银矿。望主子为民除害,铲除这种恶吏。”

张永听到朱恒的名字,脸色大变,马上看向嘉靖。嘉靖脸上暴起几根青筋。

史文海心里大快,主子这是动怒了,朱恒不死也得忒层皮,这事就这么轻松的解决了。

嘉靖对张永使了个眼色,低头看奏则不理他们。张永会意喊道“来人,把这个奴才拖下去,掌嘴二十后杖五十,着实了打。”

张永还没反应过来呢就被拖了出去。这个转折也太快了吧,自己没说错什么话呀,怎么招来了这等横祸?

噼里啪啦,几板子抽在脸上,史文海嘴里满是鲜血和断牙。脸高高肿起,嘴也不是自己的了,想叫都叫不出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