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 常山中军真倜傥(下)(3 / 6)

三国之最风流 赵子曰 3848 字 2021-02-20

时前去截击我援军的又有千人,顶多,他营中也就是剩下个几百人,多则四五百,少则二三百,区区数百人又能翻起什么浪?况且,你们没有看到军报中说,去截击我援军的荀军中,打得有‘中军校尉’旗,此赵云之旗也。连他都亲自出营了,他营中莫说最多只存数百人,便是尚有千人,无主将坐镇指挥,又有何惧?”

左右军官皆道“是。”

很快,军令传到,城外守军出营,同时,早前接到命令的城中数部兵士也开东城门而出,两支人马汇合,衔尾追击严猛、何仪部。

得报城外守军出营,赵云令击响战鼓,带营中剩下的五百精卒倾营而出,横阻敌进路。

张闿登上城头,亲自观战。

……

赵云带兵出营之时,黄迁已到了泗水渡口,渡口的守军昨夜听了张闿的告警,一直保持戒备,所以反应很快,没等黄迁部近前,就已经摆好了防御的阵势。

虽是渡口守军提前摆好了防御,黄迁却不以为意,因为他本就不是为攻占渡口而来的。

故此,他根本就没有理会渡口的守军,在离渡口还有几里地的位置便停了下来。

他令部卒分成两部,一部面向渡口,摆开守势,一部面向渡口的对面,亦摆开守势,两部各两百人。他自带百人居中,为此两阵的预备队。

渡口守军一时间不知他这是在干什么,没有贸然出击。

便在布阵之时,那从下相城中来的援军却已到了。

——泗水渡口在下相县的西北方向,这支援军是从下相城西门而出,距渡口较近,故而虽是后出,却在黄迁到渡口后未久,便也赶到了。

这有些出乎了黄迁的意料。

他登高望之,见这支敌人的援军主力人马离本阵尚远,可前头的骑兵却已将至。

他细望之,估算敌援军的主力大约有千人上下,再看那突前来袭的敌骑,只有十七八骑,人数虽少,来势汹汹。

黄迁心知,这定是援军的主将发觉他正在布阵,所以遣了军中的骑卒先来冲扰一番,以延缓、甚至阻止他的阵势列成。

黄迁默算这十七八骑的速度,发现当他们冲到自己阵前时,自己的阵势还不能列成。

步卒对抗骑兵,凭阵型,阵势如果不成,就真的会被这十七八骑将己军扰乱,而敌援军的主力紧随在敌骑之后,己军一乱,它必会趁势而击,到那时,后头泗水渡口的守军不用说,看到便宜处,肯定也会出寨来击,这样一来,底下的仗就没法打了,必败无疑。

黄迁心道“敌援军千人,泗水渡口守军五百,我部只有五百人,本就是以寡击众,断不能再让敌骑冲乱了我部。”当机立断,令部中军官,“汝等速布阵!”令部中的蹶张士开弩搭矢,预备弩射,又令弓箭手也预备射击,最后点了二十余精卒,令随自己出阵,拦截来骑。

二十余精卒皆重甲猛士,持大盾,挟铁矛,分成两排,列於正在形成中的主阵前,如一堵厚墙。黄迁提铁矛,立此小阵最前,紧盯来骑,做好了一旦弩射不中,便要亲迎敌逆击的准备。

很快,敌骑到了强弩的射程。

阵中的大弩相继拉动,粗大的弩矢呼啸而出。

随之,弓箭手开始抛射。

敌骑在高速运动的状态中,因数目不多,又不是密集的冲锋阵型,弩矢与箭矢的射击准确性都不高,直到敌骑接近,也只射倒了七八敌骑,尚余下十来敌骑。

弩、箭都需时间才能再射,而敌骑已近。

黄迁喝令身后的重甲士举盾迎敌,他自己却没有立在原地,而是挺矛而出,对准最前奔来的一骑,侧身躲过那骑的来势,手中铁矛刺出,正中这一敌骑胯下战马的右边侧脖,深深地刺入其中,那战马受创,嘶鸣一声,带着铁矛向前又奔驰了数步,旋即轰然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