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我们不同岁3(1 / 2)

烦心事大概从一周前开始出现。

当天早上,沈小洋上班的时候发现桌子上多了一份早点,热气腾腾的,还没放凉。附带着一张便利贴,上面一行小字

“在忙也要记得吃饭哦!”

她当时下意识以为是谁不小心放错地方了,拿起早点四下喊了一圈,没人承认。她也没吃,拿起来放进公司茶水间冰箱,这事儿也没放在心上。

第二天,同样的一份早点出现在相同的位置,便利贴上还多了一行字“小洋,早点是给你的~”

沈小洋一脸懵逼的问了周围的同事,大家都表示不知道是谁送过来的。

她一向没有在公司吃早点的习惯,不清楚是谁给的也不太可能会吃。于是看了看早点的内容,估算了大概的价格,拿出相应的零钱粘在便利贴后面,在上面写下“谢谢你的早点,我早上一般在家吃。”将便利贴放在桌角,将早点依照昨天的处理模式,还是放进了茶水间冰箱。

第三天,早点是没了,钱还在原位,位置上多了一袋零食,是一袋子包装精美的水果糖。便利贴上又多了一行字“那吃点甜甜的东西吧~因为你像糖一样甜哦~”

沈小洋顿觉无语,上面的土味情话看起来只觉得无聊。这人到底是谁啊?弄了一些纸条也不署名,故作神秘。这是工作场所,大家都是来工作的,传纸条的人是以为自己在上小学吗?

她没心思仔细研究,便利贴上的内容不再回复,水果糖也没动,以为冷处理的方式大概会让对方知趣,消停一点。

第四天,零食又加了一袋,便利贴的内容变成“棉花糖不喜欢吗?那试试这个吧~特别好吃~保证你入口不忘,就像我无法忘记你一样~”

沈小洋觉得自己被骚扰了,在想是不是有必要调一下公司监控。

她看着那些东西不快的表情,引起了旁边同事的注意,同事拉住她小声说“我早上来的时候看到小刘在你这边晃来着,你问问他。”

小刘就是新来的实习生,是那位“小朋友”。

这种事不好当着同事的面去问当事人,沈小洋选择线上交流,用工作号问那个实习生,没有直接质问对方,而是说你平时来的比较早,知道我桌子上的这些零食都是谁给的吗?

小洋姐,你猜猜看~

答案已经揭晓了。

沈小洋不知道这个“小朋友”要干什么,谁知道他是对自己有意思,还是只是讨好上级,为了拿一个优异的实习成绩。这种事情在当事人直接表达之前,自己也不好妄加揣测。在她眼里还没毕业的学生就跟自家小侄子一样,都属于理解不了他们想法,也沟通不了的类型。反正她也不想去了解,两人只是工作关系,也没有了解的必要。

无论是什么,最好都就此打住。

谢谢你的零食,以后不要再送了。她回复到。

是不合你胃口吗?

我不喜欢吃零食。昨天下午交给你的文件整理完没有,整理完的话马上交给我,下午开会要用。她适时转移了话题。

本以为这件事就告一段落了,没想到当天晚上,“小朋友”又发来了信息

小洋姐,明天周末,有没有什么安排啊?(可爱·jg)

沈小洋以为对方在问工作时间,于是回复公司制度是双休,明天不用来上班,好好休息。

不是啦,小洋姐,我是问你有没有什么安排?我想请你去玩。(期待·jg)

沈小洋甚至都不关心小刘想带她玩什么,能玩什么呢?两人年龄差那么多,三岁一个代沟来算,可能也有一两条沟壑打底吧!倒推几十年,她上学,他还光着屁股玩泥巴,能玩到一起去就怪了。她本不想回复,但是小刘是公司派到她手下的实习生,太严肃高冷恐怕对自己也有影响。

不用了,谢谢,我比较忙。她这样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