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36章 作家死亡事件(八)(1 / 3)

迷雾之都 亚索之王 83 字 2020-07-18

从逮捕江子轩后,已经过了整整三天。

所有与犯罪相关的事实,他都承认了。只有一样,他三缄其口,迟迟不肯回答有关他的犯罪动机。

为何他要杀害刘裕?那是他自童年起就认识的好友,又是在工作上关照他的恩人,关于这点江子轩怎么也不肯说。

“人是我杀的,动机根本不值一提。你就把它当作是我一时冲动的鲁莽行动就行了。”

面对检察官时,江子轩也是这套说词。

不过,许木猜得出来,这一切和《番薯的春天》的原稿有关。那份稿子已经找到了。正如许木所猜测的,它还储存在文字处理机的硬碟里。此外,被认为案发当天江子轩带到刘裕家的磁片也在书桌的抽屉里,那张磁片与刘裕家的电脑可以相容。

许木一直以为,此次犯案并非预先计划好的,而整个侦查小组也是这样认为。

如果真是这样,问题就来了江子轩那天为何刚好身上会带着《番薯的春天》下回连载的磁片呢?不,应该说,江子轩为何事先写好原本该是刘裕工作内容的稿子呢?

关于这点,许木成立一个假设,只要在这假设的延长线上,肯定能找到犯罪的真正动机。

剩下的只要让江子轩亲口证实这个假设就好了,可是他什么都不说。关于身上为何会带有《番薯的春天》原稿的磁片,江子轩的说法是这样的“那是我出于好玩写的。我想吓刘裕一跳,所以才带上了它。我跟他说,如果赶不及截稿时间,就把这个拿去用。当然,他没把我的话当真。”

这套供词在许木看来一点说服力都没有。不过,江子轩却是一副信不信随你的态度。

于是,许木只好再次搜索江子轩的屋子。之前那次,只查看了文字处理机的档案和书桌的抽屉,根本谈不上是搜索。

结果,许木点收了十八件重要的物证,可以证明他的假设确实成立。这其中包括厚厚的大学笔记八册,2hd规格的磁片八张,与两大本装订成册的稿纸。

刑事组调查过后,发现这些全是小说。从大学笔记以及稿纸上的笔迹,可以确定这些的确是江子轩本人所写。

一开始,许木从某张磁片里,发现了不可置信的东西磁片里是《番薯的春天》的原稿。不过那不是这次的,而是之前已经在杂志发表过的所有篇章。

许木请报社的编剧帮他看那些稿子,编剧给的回复是“这确实是《番薯的春天》至为止连载过的部分。故事的情节虽然相同,却有好几个部分是我们手上的稿子所没有的,也有正好相反的情形。总之,两者在辞语的运用及文体的表现确实有微妙的差异。”

也就是说,同样的现象不仅出现在此次江子轩利用作为不在场证明的原稿上,也出现在这张磁碟片里。

于是许木收集起刘裕的所有作品,分配给其余警察阅读。附带一提,若不是李明从旁劝说,很多警察并不愿花时间在这里。

而这份努力的成果,让许木发现惊人的事实。从江子轩的房里搜出的八本大学笔记,里面共写了五部长篇小说,而其中的内容和刘裕至今发表的作品完全一样。书名和人物的名称或许稍有变动,形式或略有不同,但故事的演变、进展却如出一辙。

而其他的磁片里共包括了三部长篇、二十部短篇,所有的长篇都与刘裕的作品相同,短篇则有十七部是相同的情形。至于那些凑不起来的短篇,则隶属于儿童文学的范畴,以江子轩的名义发表。

而写在稿纸上的两篇短篇小说,则在刘裕的作品里找不到类似的。就稿纸的陈旧情形推断,那应该是很久以前写的,或许再往前探究,能发现什么也说不定。

不管怎样,在非作者的住处发现这么多原稿已经很不合理了!看到这里,许木不得不断言自己的假设是正确的江子轩该不会是刘裕的影子作家吧?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