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南民北迁!(1 / 2)

第一百二十七章南民北迁!

在李唐闭关之际,荀彧就骑着狮马兽,急如星火,赶赴南部四郡!

而南部四郡,就是指最南方的南安郡,以及与它接壤的贵乾,青田,魏东三郡,长宽可达上千公里,居住数百万百姓。

其中,以青田郡最繁华,人口最多,占据四郡总人口的一半,其余各郡人口较少,尤其是边境南安郡,只有几十万人,可谓是地广人稀!

火急火燎赶到的荀彧,立马接管四郡守军,组建三万人的守军部队,随后召集各县官吏,颁布王令,开始迁移百姓。

宁做太平犬,莫作乱离人!

随着王令传达,所有百姓都知晓此事,内心沉重,悲痛不已,看着告示,内心想法不一,议论纷纷

“苍天啊!大战又起,可怜我们这些百姓,将变成流民,过着颠肺流离生活!”

“你可别瞎说,王令上写的清清楚楚,朝廷没有抛弃我们,要组织大转移,迁移到其余郡县,保证我们不受战乱侵袭!”

“真的吗?”

“废话,我好歹也是读书人,当然能看懂王令意思!”

“那太好了,我们赶快回去收拾,唐王果然是仁君,战乱到头,还想着我们下层百姓!”

“就是,战乱无情,君王有义,生活在大唐,真是幸运!”

一部分百姓议论纷纷,开始返回家中,收拾行李,去县府备案,准备迁移。

当然,也有一部分百姓不愿意,大声咆哮,发出心中不满

“唐王不是号称明君吗?就该派兵,保护我们的安全,在城外,我还有千亩良田,迁移之后,朝廷给补贴吗?”

“就是,我在南安郡居住豪宅,生活几十年,死也不会离开这生我,养我的地方!”

“朝廷无能,还要连累我们,可恶至极!”

“…………”

不愿意离开的人,纷纷抱怨,出口的话越来越难听,引起许多人不满,急忙劝阻道

“你们休要胡言,唐王派荀彧大人过来,组织我们迁移,就是保护我们,你们还是回家收拾,免得以后追悔莫及!”

“你才胡言呢!我就不走了,死都不会走,你们这群胆小鬼,赶紧滚吧!”

好心人劝阻,非但没有起到作用,反而使他们更倔强,一甩衣袖,扭头就走,让劝阻的人无语,明白一个道理。

总是有人犯贱,不愿意接受别人的善意,反而执着追求一些不可能的东西!

接着,在守军的组织下,南安郡边境城池雁回城,开始迁移百姓,在城主带领下,十万百姓,穿梭在阡陌小道,离开世代居住的城池。

他们将要前往落平郡,一路跋山涉水,预计行程两个月,跨越一千两百多里疆域。

随着人口迁移,不断有奏折汇报,南安郡府,荀彧脸色凝重,仔细查看眼前奏折的内容

“南安郡守禀报中郎将,南安郡七层百姓愿意迁移,两层百姓犹豫不断,一层百姓不愿迁移!”

内容读完,让他大皱眉头,大战在即,居然还有百姓不愿意撤离,这不是自找死路吗?

要知道,这次入侵的可是国家,而不是本国的势力。

本国势力,在战争的时候,会手下留情,不会大量误杀百姓,所以原来的青宵国,经历四分五裂的内战,死亡的百姓,还没有军队数量多。

但其余国家入侵,就大大不一样了,他们为了胜利,可以使用任何手段,在攻破城池后,经常下达狂欢命令。

何为狂欢命令?

就是烧杀奸掳,抢掠淫辱,士兵入城,以杀人为乐,随处奸淫,抢夺财物,严重者会下达屠城命令。

这样一来,可以放松军队压力,提高军队士气,并且可以打压敌军的士气,使敌军恐吓,惧怕,想到这里,荀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