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何出此言(2 / 3)

来,心虚的暗想师兄刚才应该没有看到自己抓赵慈的手吧?

异常兴奋的赵笮立即召集了幕僚和亲卫将领,将刘启的计划一说众人都倒吸一口凉气,这主意也太过大胆了,不过亲卫将领们都纷纷赞成,只要能阻止赵笮以身犯险他们都会支持,何况此计听起来的确可行,能将自己集中起来而把敌人分割开,化被动为主动,稍懂兵法的人略一琢磨就纷纷出言赞成,零星的反对声很快被淹没。

赵笮手下人再看刘启时的眼神中都透着一股敬佩,要说上一次设计清除内奸收服严颜,他们还认为刘启提前得知内情,背后有高人相助的话,这次其长远的眼光和大胆的计策可真让众人刮目相看了。

很快计划被赵笮的幕僚们进行了专业的完善,为了不让贼军发现异常,抽调部分老弱回到江州城西南方向驻兵的砦堡之中,一旦发现敌踪他们就会伪装成惊慌逃走的狼狈样子撤回江州,当然,锈蚀的兵器和“加了料”的粮食还是会留一些的。

江州城东、南、北三个方向的江面之上安排了大量实际上没几个兵卒的水军战船日夜巡视,虚张声势使得贼军担心后顾之忧而不敢从这三个方向攻城。

城中,全城戒严,加紧城门的监控,跟踪进城的所有可疑人员,确保丝毫的信息也出不了城门,从西北两门的吊桥到严家宅院布置引火的机关和陷阱。

赵笮的幕僚提出征调平民协助守城时却遭到刘启还有亲卫之首赵戎的激烈反对,刘启很清楚如果那样做在战时会给战局带来多大的负面影响,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没有接收过军事训练的平民在战场上对敌人的帮助要远远多于自己一方。

他们唯一的作用是以看似增加的人数为己方真正的作战部队壮胆和威慑敌方,其实实际上很多时候连这一点都无法做到,一旦接战,没有经过系统训练的平民根本不具备什么战斗力,不但起不到和敌军对抗的作用,反而会因为从未经历过战场的残酷而心里崩溃,平民会率先溃逃丢失阵地,进而引起连锁反应,最后致使全军溃败。

深明兵法的赵戎和亲卫将领们坚决反对,而幕僚们却担忧兵力缺乏太过明显被贼军看破虚实,最后赵笮决定征调健壮男丁披甲持兵于东南北三门处迷惑贼军,守军主力集中于城中央,随机应变。

直至脯时计划才再无遗漏,之后各人都按部就班前去安排,之前一片愁云惨淡,如今他们的眼神中竟有一丝期待贼军的到来。

一整夜的布置之后,好消息很快传来,次日午时,负责跟踪监视可疑人员的亲卫就抓到两个贼军细作,两人也不是什么硬骨头,押到刑房看了眼鲜血淋漓的惨景后,再和太守亲口承诺的美好前景一对比,立即竹筒倒豆子般痛快的争相把该交待的和不该交待的统统说了出来。

贼军已经悄悄绕过城西方向的砦堡,此刻应该在离城百余里的一个山谷内休整,派出十个人分五队潜入城内刺探情况,联系内应。

来的好快!

在座诸文物都惊出一身冷汗,再晚一步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赵笮立即吩咐亲卫携一个细作前去抓捕其他八人,所有兵卒和征用的壮丁都做好准备。

不到一个时辰,八名混入城内的细作就抓住三个,其余五人反抗时被就地正法,细致安排之后,赵笮给另一名细作交待了编好的说辞放其回去报信,当然临走之际给他吃了一丸。

这名细作原本都是些被黄巾军裹挟来的百姓,对其首领根本谈不到什么忠诚,如今有机会洗脱罪名,重新过上安定的生活谁还愿意顶着反贼的名头跟着黄巾刀头舔血?所以不怕其不配合。

就算他对贼首死心塌地也不怕,因为他根本没有探查到城中的什么情况就被抓了,贼军知道官军有了防备更要查明真相,贼首不可能千辛万苦跑到江州城边,一箭不发就一哄而散的,既然要重新侦查,那么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