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脸红!废话休讲,刀下论胜败吧!”关羽手中动作不停,慧海中三枚蓝凌稳速转动,源源不断的慧力输向兵器,疯狂收割着小兵的性命。
“速速回防,莫让关羽闯过去!”冒顿可没空骂关羽,若是让关羽闯了过去,天汗那里如何交待?
原来,关羽收到也先的书信后,笑了一下,心想戏演的不错!
不入玉门关,是关羽和卫青遇到旗猛大军后做出的第一个决定,因为,汉唐有别,南汉骑军进入玉门关,结局无外乎有三。
一、西唐不放行,南汉必会迁怒西唐,两国出现摩擦,消耗的必然是华夏族的军力。
二、西唐想收服卫青军、关羽军,必然会引发争端,战事一起,敌人便有了可乘之机。
三、西唐愿意开关放行,必不会放任南汉骑军穿行于南汉境内,一旦抽调边境守军礼送南汉军回国,旗猛人必会趁虚而入。
南汉骑军一旦进入玉门关,无论出现哪个结果,受益的都是旗猛人。
自从见识了旗猛新军的战力,卫青、关羽就已断定旗猛人要对华夏用兵了。欲图华夏,玉门关自然首当其冲,为了减少攻打玉门关伤亡,借刀杀人是最好的方法。
进,不得入玉门关,退,有旗猛大军挡路,关羽只有一战,别无选择!
当初,卫青定下作战方略时,关羽还有些疑惑,如今见识了旗猛人的实力,心中已是十分明了,旗猛亡我华夏之心不死,誓死抵抗旗猛是每个华夏男儿义不容辞的责任。
既然前往玉门关是旗猛人最想看到的事情,那就让旗猛人睁大眼睛好好看看,主动权到底在谁手中。
“卫将军,我们杀出一条回家的路!”关羽将一刚骑上战马的敌将砍翻在地,冲着远方的一个身影喊道。
“好!赳赳华夏,共赴国难!杀杀杀!”一个全副盔甲的身影掠进敌阵,立时砍倒一圈敌兵,然后大吼一声,他的将士们很快聚在他的四周,群情汹涌,如同一股钢铁洪流,追随主将一路劈波斩浪。
三夜两天,南汉最精锐的骑兵与旗猛三大铁军混战了整整三夜两天,伏尸遍野,血流成河。
南汉卫、关两军,竟无一人投降,亦无一人逃跑,他们一直高喊着进攻!进攻!一波又一波的收割着旗猛人的生命。
惊天动地的喊杀声越来越弱,当朝阳冒出东方地面的时候,关羽终于冲破了敌阵,他再次召集部下时,只有几十骑应声答到,声音虽然嘶哑,但无一丝惧意。
“上将军,不知卫将军冲向了哪里?”一个满脸血污的卫兵好奇的问了一句。
关羽笑了笑,笑容里没有悲伤,只有满足。
“上将军,旗猛人要追来了!”卫兵见关羽注视着朝阳一动不动,小声的提醒了一句。
“莫怕,他们不会追来了,走吧!”关羽答道。
“上将军,我们去哪?”
“向西走吧,哪儿有人在等我们!”关羽看着这位十八九岁的卫兵,心中顿时生出一股怜悯之意。
正午时分,一条河流出现在了关羽面前,河岸旁,一块长方形的田地紧傍小河,田中不知是何人种的麦子,在这荒凉的大漠中,显得多么的格格不入。
四四方方的麦田中,生长着一垄一垄的麦苗,麦苗可能是水土不服,有些稀稀落落的,但青青的麦苗一点也没有服输的意思,微黄的叶尖倔强的指向高天。
关羽下马,刚想踏进麦田,忽然发现手中青龙偃月刀,血污已将他的手和刀柄糊在了一起,也许是怕刀损坏了麦苗,也许是怕血水玷污了麦田,关羽用力扔掉青龙偃月刀,沿着麦垄,小心翼翼的走进麦田。
这是华夏北方常见农物,是华夏百姓最喜爱的口粮之一,虽然南汉多种稻谷,但汉南宋明四国一体同源,见到麦田,如同见到故国一样。
“上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