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六章 夜宴1(2 / 3)

当下邀请范浩然来府上一叙。

“屠城主已经歇息了,你去了门卫也不会给你开门。”当时芮青热情的劝道,“来小弟府上喝杯酒,小弟今天刚巧结识了一位琴艺大家,咱们三个今晚以琴会友,不醉不休。”

这真是瞌睡递上枕头,范浩然本来计划借故登门拜访。现在芮青亲自邀请,那么这次行动就显得更为顺理成章。

芮青将孙象和范浩然互相介绍一番之后,两人分别在他的左右落座。场中的轻歌曼舞还在继续,芮青挥挥手让她们全部退下。接着又令侍奉的仆人们全部退下,只留下两位常侍身旁的小童为大家倒酒。

卓瑶左右看看,在场的只剩下修行者。松河的修行者谈话的时候不喜欢看到贱民,于是她俯身准备告退。但芮青将她叫住。

“你留下,给我把孙爷伺候好!”

卓瑶求之不得。

芮青当先举起酒杯,左右虚敬

“两位都是松河城数一数二的琴艺大师,鄙人在琴道上,非常敬重两位。今天齐聚一堂,也算得上是一次难得的雅会。我敬两位一杯。”

这话说的漂亮,孙象和范浩然举杯同饮。

酒再满上,芮青捏起酒杯,沉吟片刻,问道“不知两位怎样看待琴艺一道?”

这……孙象和范浩然对视一眼,范浩然摇晃杯中酒,当先开口

“鄙人的琴技,还远谈不到道的境界。只是常年在外奔波,孤身一人时,喜好弄些琴瑟,也就是解个闷而已。”

范浩然当然对琴有很深刻的理解,如果换个环境和对象,他没准能口若悬河三天三夜。只是他现在表面笑吟吟,心中全是刺杀的事情,哪有心思谈这些阳春白雪。

芮青对范浩然的敷衍笑而不语,转头问孙象“不知孙兄怎么看待?”

这个问题孙象并不想敷衍,他凝视着芮青的眼,缓缓道

“子云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诗启悟我们的灵性,礼仪端正我们的行为,而乐则最终完善我们的品格,也是成就君子之德的最佳途径。可以说修习礼仪是一种自外的约束,而研习音乐则是源自内心的主动同化大道,也就是所谓的和光同尘。”

孙象一席话说完,芮青拍手叫好

“孙兄高见!”

两人再饮一杯。

第三杯时芮青没有再劝酒,而是谈自己对琴艺的理解。

“我认为琴是辨别雅俗的最佳方式。相传俞伯牙擅鼓琴,但世间只有钟子期一人听得懂他的高山流水。这便是雅俗的区别。

世间大多是凡夫俗子,扰人耳目。但每当我鼓琴时,便会觉得超脱了这些尘世的污浊。”

“两位都是擅琴的雅士,为何,不明白这个道理呢?”

意有所指的说完最后这句话,芮青脸上带着悲伤的神色。他没有敬任何人,而是独自饮下这杯苦酒。

不安的情绪蔓延,孙象和范浩然有些愕然,不明白芮青说的是什么意思。卓瑶觉得气温有些冷,她哆嗦了一下,稍微往孙象身上靠了靠。

眼看就要冷场,范浩然故作豪爽长笑一声打破沉默。

“对了,我此去北方大半年,倒是为屠城主寻了一件了不得的宝物。”

接着他夸夸其谈,将寻宝过程描述得惊心动魄。这宝物是一颗佛牙舍利,灵气复苏之前,摆在一座佛塔上供游客观瞻。

灵气复苏之后,佛塔倾塌,但那处地界经常出现奇异天象。范浩然得到这条消息,带着松河的精锐好手前往发掘。

过程凶险无比,寻宝队伍悉数殒命,仅余范浩然一人侥幸逃脱,并带回了佛牙舍利。

他这么吹嘘,自然是为了吊起芮青的胃口。但芮青只是沉默的饮酒,似乎对这件稀世之宝兴趣缺缺。

孙象见了,忙打圆场

“范兄何不将这佛牙舍利拿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