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7章 叉烧酱(2 / 2)

在制作之前,徐拙先在网上搜了一下,他发现网上关于叉烧酱的版本有很多,各种做法多种多样,基本上都是广东人写的。

比如在配色方面,有用红曲米的,也有用豆腐乳的。

鲜味儿方面,有用海鲜酱的,也有用蚝油的。

还是甜味儿方面,有用绵白糖的,也有用白砂糖的,甚至还有用蜂蜜的。

各种各样的做法都有。

这些做法,谁都没说谁是正宗的,都说自己的的这种做法好吃。

从这点来说,就反应了粤菜包容创新的理念,只求味道,不谈正宗,只要你的方法好就借鉴过来,从不墨守成规。

这,就是粤菜一步步发扬光大主要原因。

系统给徐拙的这个做法用的配料不多,主要有葱白、洋葱、大蒜、蚝油、生抽、鱼露、白糖、蜂蜜、红腐乳、柠檬以及清水和淀粉水。

这些配料中,蜂蜜和柠檬的用量最少,基本上就是点缀一下。

特别是柠檬,半个就够了,而且用法就是把柠檬切开,然后放在碗上用手把柠檬汁挤出来就行。

放柠檬汁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叉烧酱在冷却之后白糖结晶,所以只需要一点点就行。

徐拙把葱白切段,洋葱切丝,大蒜切片,至于其他配料,除了淀粉水之外,都搅拌在一起做成酱汁。

这其中,腐乳比较重要,不光要用到腐乳块,还要用到腐乳的汁水。

加腐乳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增色,最主要的是腐乳能够让肉变得松软嫩滑,这样烤出来的叉烧肉才软嫩可口。

所有配料都准备好之后,徐拙架上炒锅,先滑锅,然后锅里倒入一点花生油,把火调小,直接将切好的葱白洋葱和大蒜放进去,慢慢煸炒。

这一步火一定要小,只有这样才能把这三种食材中的香气给逼出来。

而且小火慢炒,也能尽可能的避免食材被炒糊。

一直炒到三种食材慢慢失水逐渐变得焦黄的时候才行,这时候把刚刚搅好的料汁一股脑倒进锅里,火稍稍开大点,把料汁煮开。

锅里的料汁煮开三分钟左右,这时候用一个细网筛子把锅里的那些葱白洋葱和蒜片都捞出来。

这些是不能掺到叉烧酱中的,免得涂抹到肉上,等烤制的时候变糊发苦。

捞出来之后,把火稍稍调小一些,然后将提前搅拌好的淀粉水倒进锅里勾芡。

等到锅里的汤汁变成红润的粘稠状的液体,叉烧酱就算做好了。

这玩意儿制作的弹性很大,喜欢粘稠就多勾芡,喜欢稀一点的就少勾芡,反正靠制作者掌握。

徐拙做的这份稍稍粘稠一点,因为这不仅用来腌叉烧肉,还要拌叉烧馅儿,不能太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