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 认知失调理论(2 / 3)

易水寒笑了笑,用了更容易懂的说法“让一个人做出与其认知相冲突的行为,使认知失调产生,从而诱使他改变相应的自我认知和态度。”

“就比如戒烟,你很想戒掉你的烟瘾,但当你的好朋友给你香烟的时候你又抽了一支烟,这时候你戒烟的态度和你抽烟的行为产生了矛盾,引起了认知失调。这个时候你抽烟的行为已经发生,不可逆转,你的思想会潜移默化的改变,认为抽烟其实并没有什么了不起,进而让你抽烟的行为和你对抽烟的认知达成一致,这边是认知失调理论。”易水寒仔细解释道。

“哦哦,我知道了,就比如我玩游戏一样,占了我很多时间休息时间,本来决定不玩了,忍不住玩了一局后又觉得其实玩玩游戏没什么不好,可以打发时间,带来快乐,这估计就是认知……那啥理论?”王雨濛连连点头说道。

“嗯,这也是认知失调理论。”易水寒点了点头认可了王雨濛的说道“小丫头不错,这么快就想明白了。”

洪定山若有所思,难道这认知失调理论和虚竹思想的转变有什么关系?

易水寒笑了笑继续说道“知道了什么是认知失调理论后,我们再来分析虚竹的变化。”

“在剧中,天山童姥一共做了三次尝试,”易水寒指着剧本某处说道“你们看这里,天山童姥每日喝血练功之后,总是点了虚竹的穴道,将禽兽的鲜血生肉塞入他腹中,待过得两个时辰,虚竹肚中食物消化净尽,没法呕出,这才解开他穴道。天山童姥强迫虚竹做出饮血食肉的行为,这个行为与佛门戒律相违背的,是典型的反态度行为,虚竹因此产生了难过痛苦的情绪。”

“但是这里虚竹的思想没有产生变化啊?”洪定山疑惑地问道。

“嗯,虚竹虽然做出了反态度行为,这次尝试却并没有达到天山童姥的预期,这是由于虚竹可以为自己违反戒律的行为找到足够的理由——我是被逼的。

当我们能为自己的反态度行为找到足够的理由时,我们不会体验到认知失调。

虚竹并不需要为自己犯戒的行为承担责任,自然不会因自己被迫的过失行为而改变自己的信仰。

显然,这次交锋以天山童姥的失败而告终。”易水寒侃侃而谈,神采飞扬。

“哦,是这样啊!”王雨濛恍然大悟说道。

易水寒继续说道“然后第二次,天山童姥自己也认识到强迫不行,于是改为用美味珍馐来诱使虚竹主动犯戒。如果此时虚竹因为饥饿而食肉,这个由自己主动做出的反戒律行为则是没有足够外部理由的反态度行为,虚竹需要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这便可能会引发失调,对清规戒律坚持的瓦解会动摇其信仰。

但是虚竹并没有中计,九天没吃半点食物,天山童姥恼羞成怒之下,只好强迫他吃下。

由于虚竹坚持没有做出反态度行为,天山童姥的第二次尝试再次以失败告终。”

“第三次……”易水寒刚想继续说。

王雨濛就已经哇哇叫嚷起来“我知道,我知道,第三次天山童姥掳来西夏公主用了美人计,虚竹把持不住,所以就破戒了。”

“都学会抢答了啊。”易水寒哈哈一笑说道“没错,这次没有人强迫虚竹,虚竹在荷尔蒙的作用下主动做出了反态度行为,这终于导致了他情绪和理智的失控。

羞愧悔恨之下,虚竹跳起往坚冰上撞去,想要了解性命,只是北冥真气护体,没有死成。

经天山童姥提醒,他才想起自戕性命,也是佛门大戒,他激愤之下,又犯了一戒。

虚竹主动犯了‘淫戒’,随后恼羞自杀又犯了‘杀戒’,一连串的反态度行为终于引发了认知失调,并最终使得虚竹改变了自己的佛门信仰。

你们看剧本这里,天山童姥这次再拿鸡鸭鱼肉之类荤食放在他面前,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