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制作风筝(1 / 3)

第二天,陈林跑到我家找我们出去玩,恰逢我和馨儿在背诵《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他在一旁听着,等我们背完了他才开口“写得好美啊!”

“你怎么来了?”我小声问道。

“我来找你们玩啊,今天我带了‘虎神’,我要跟那个人斗蛐蛐。”他扬起手上的小竹罐子,笑着说,“你们就看着我怎么赢吧。”

馨儿轻声回应“等我们把这个背完就去找你,你等等我们。”

“好!”陈林走了出去。

由于《诗经》的结构形式重章复沓,且节奏鲜明、音韵谐洽,因此我和馨儿背得很流畅,顺利地通过了王先生的抽查考验,比平时早一些出去玩耍了,以前可都是背完功课在家吃完午饭再出去玩的。

陈林在县衙外坐着,手上拿着一根枝条在竹罐里逗着蛐蛐。

“背完了,我们去玩吧。”我走到陈林身边轻轻拍了一下他的肩膀。

陈林站起身,拿起地上的竹罐,盖上盖子,领着我们往昨天来的地方走去。“你们刚刚背的是什么啊?写的好美!”陈林在途中问我们。

“《诗经》,是一部诗歌总集,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五百多年间的三百余篇诗歌。”

“写的真美!谁写的?”

“不是一个人写的,作者佚名,传说是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的,它是一部集大成者的诗集。”我回答道。

“你要是喜欢也可以学啊。”馨儿说。

“我爹说等我十四、五岁的时候就送我去私塾读书去。”陈林催促道,“咱们走快点吧,斗完蛐蛐还得赶回家吃午饭呢!”

来到了目的地,陈林走到昨天跟他斗草的男孩面前说“嘿!我把我的‘虎神’带来了,你的‘黑将军’呢?让它俩打一架吧,看看谁的蛐蛐厉害!”

男孩突然“哇”的一下哭出来了,含糊不清地说道“我的‘黑将军’,呜呜,‘黑将军’昨晚死了,我喂它米饭、毛豆,它一口也没吃……”男孩哭的更伤心了。

陈林一时间愣在原地,不知道在想着什么,过了一会儿,他把手上的竹罐子递给男孩,微笑着说“别难过了,我把我的‘虎神’给你吧,它比‘黑将军’可棒多了!”

男孩可能以为自己听错了,停止了哭泣,木讷地望着陈林,问道“你说什么?”

“我的蛐蛐送给你了,你打开看看,‘虎神’可是个打架高手呢!”陈林依旧笑着,笑容很暖很暖,像一缕和煦的阳光。

男孩接过竹罐子,迫不及待地打开盖子,小心翼翼地朝里面看,发出惊叹声“哇!这个‘虎神’看起来好棒!”

“那肯定的!”陈林自豪地说,“我每天把最好的米饭喂它呢!”

“谢谢你!”男孩感谢地说道。

“今天我们玩什么?你们有啥好玩的吗?”陈林问。

“不如我们今天做风筝吧。”一个小孩子提议。

“好啊!”

“我也想玩风筝了,正好今天风和日丽的。”

“对!”

……

众人附和道。

“什么是风筝啊?”馨儿问我。

“俗称纸鸢,用纸或木头、竹子做成各种形状,然后用线牵引着,借助风力就可以在空中飞翔了。”我说,“馨儿,你等会儿就会知道了。”

据说第一个发明风筝的人,是墨子,在《韩非子·外储说》中曾有记载“(墨子)费时三年,以木制木鸢,飞升天空”。墨子做出来的风筝,最早是用来军事勘察。后来,鲁班在墨子的基础上,也制作出了功能近似的风筝,《鸿书》上有记载“公输班制木鸢以窥宋城。”

这些都是王先生告诉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