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四章 电影事业(二合一)(2 / 4)

幻想娱乐帝国 大飞艇 4437 字 2021-02-25

,相当意外的并没有太大的降幅。

虽然没有突破二十亿大关,但是这部电影的放映时间,也至少会有十二周以上。在前三周拿下将近二十亿的票房之后,后面九周,也就是大概两个多月一点的时间里,再斩获十亿左右的票房成绩,好像也不是什么不能考虑的事情。

目前,国内的各家分析媒体,给《无畏突击》这部电影定下的基本成绩线,就是三十亿票房。

大部分的人,认为这部电影最终突破这条线,问题不大。

各方媒体也又一次的沸腾了起来。

维度娱乐的脑袋上,被冠上了‘三十亿制造机’这样的名头。这个外号的意思,指的是维度娱乐总是能够轻而易举的创作出一部国内票房达到三十亿人民币以上的作品,好像对于他们来说,三十亿这个门槛线,跟不存在一样。

他们硬生生的将中国制造的商业大片的基准,给大幅度提高了。

现在,‘中国大片’,这四个字,已经不再像是过去那样,只是人们观影体验中,对于好莱坞作品的一个补充而已,而是已经切切实实的成为,人们在日常观影之中的一个重大的选择。本土制造,已经可以跟好莱坞作品,做直接的正面对抗了。

这不仅仅只是维度娱乐而已。

他们是先行者没错,暂时国内确实还没有任何一家能够与他们做到类似的程度的公司,这也没错。但是对于整个电影行业来说,这并不仅仅只是产生了一家强大的电影公司这么简单。

过去,在中国的电影行业,那是被好莱坞工业化生产的大片,给打得稀里哗啦的了。

偌大一个中国电影市场,那已经是整体票房体量,等同于北美、乃至于比北美更大的一个票仓。

但这个票仓之中,最赚钱的,仍然还是好莱坞的电影。

他们的作品,通过工业化的大投资制作,在视觉效果上,做到了其他的制作商们根本不可能企及的地位。除了好莱坞,没有哪个国家、地区的电影制作商,敢于投入近亿美元的成本,来打造一部电影。

不单单仅仅是中国而已,像是过去辉煌过的欧洲电影,现在只能靠着一些文艺片、实验电影、先锋电影来苟延残喘;曾经的港片市场,已经没落成了小众,只活在一些人的情怀之中,偶尔能诈尸一下,也就靠情怀卖一波票钱了;被人吹上天的韩国电影,其也只是在一些现实题材、小投资的电影题材上,有比较良好的成绩……

而放到中国电影,像是贴近人民生活的喜剧题材,这是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国内市场制作唯有的一个题材类型,是可以赚钱的。之前,几乎大部分的大陆本土出产的电影巨星,都是喜剧出身。

徐政、黄博、王宝强、邓朝、沈腾……

当然,偶尔还是能够出一些其他类型的电影,但不管其他任何类型,都难以在赚钱、投资收益比上,与这种本土喜剧题材相提并论。

中国现在的发展越来越好,真要说偷拍一些高投资、大规模的电影作品,那肯定是有人投得起的。但资本家不是慈善家,他们做这么大规模的投资,那是要看到收益的,能赚钱才会投。

我安安稳稳的砸个小成本喜剧片,用上点方言,来点屎尿屁的段子,了不得的下点本钱,请几个喜剧明星,就稳稳的能从市场上捞走一大笔钱,那为什么要吃饱了撑的,投下大几亿的资本,去砸什么国产商业大片?

而对于观众们来讲,长期以往,对国产片已经形成了一个基本的概念。一听到国产片,第一反应就是靠流量明星拉起来的劣质电影;或者是搞笑的本土喜剧片。没人对国产大片真正抱有太大的希望,况且市场上有那么多成熟的好莱坞电影可以选择,为何要去看国产?

但后来,市场情况风云突变,横空杀出来了一个吴京,于是乎,什么都变得不太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