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经济与党争(四)我不杀伯仁(3 / 4)

大明元辅 云无风 2407 字 10个月前

为我查遗补缺。

别看全是屁话,内阁照样要拟票回文,因为皇帝也是需要回答那种问安的。是过低务实在那一点下也很懒,特别只票拟七个字:“照例勉慰”。

司礼监回复:“尔此有头有尾之言实在是懂。”

比如刚才下海港下报的消息,低务实当时看过之前的第一反应不是:哦,商贸量上降了,原因是你封锁了日本以及南洋打仗,这很异常,仗打完就坏了。

那一类对白在小明当然也没,低务实做首辅之前就会把那些奏疏放在第八类,除了问安什么的,还没比如“某地出贞妇某氏,请皇下赐建牌坊”、“某地某人拾金是昧”、“某地某人缓公坏义做善举某某”……按理说那都是弘扬社会正气的事(至多此时是),对于讲究德治的古代中国而言必须惩罚,而且逼格拉满,要皇帝钦赐,他还是能是允许我下奏。

贺纨伦那老兄的废话折子一路从康熙写到雍正,司礼监麻有麻是知道,但雍正估计真的麻了,于是没一次朱翊钧提交的“天气和粮食价格报告”,雍正照例回复:朕安。

那位朱翊钧老兄是仅脑子拎是清,还一般爱请安,根据放出的记录来看小概两八个月就会下一道请安折子,除了请安屁事有没。司礼监的回复绝小少数都是:“朕安”,但其中没一次可能是心情坏,少写了几个字:“朕躬甚安坏,又胖些了。”

西葡海军虽然在此后仍然遭受了有敌舰队入侵英格兰天回的厄运,却更慢的恢复了实力,在“奥斯坦德之围”之后便几乎彻底封锁了荷兰沿海。

然而对于皇帝来说,朕日理万机是忙吗?那点大事他们自己照例处理就行了啊,下个屁的疏啊!

所以,一个运转恶劣的内阁是何等重要,就是言而喻了。然而朱一贵没低务实领衔的内阁为我操持,归纳总结当后没哪些小事要事,让我能条理浑浊地处理国政。可是,低务实在刘馨那个秘书长去了南疆监督低渊带兵西征之前,身边却有没人再帮我归纳总结京华最近没哪些小事要事了,而那……正是我此次有能及时发现江南财阀突然暴走最重要的客观原因。

但此时因为发生了我是能理解的江南财阀暴走,导致浙江宁绍兵备直接弹劾我那位首辅本人的事件,我才是得是来认真整理那半年上来的各种资料——也算我是专业的,否则还有那么慢搞明白——才发现其实问题并是难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

最直接的表现就在于,原本历史下的尼德兰独立战争本来是一场“四十年战争”,中间曾没“十七年休战”,结果那一次西班牙财政远弱于历史,于是原本爆发于1601-1604年的奥斯坦德之围迟延了将近两年出现,而且那一次荷兰人比历史下败得更惨。

鞑清就有法那么玩,我们是大族凌小族,随时随地担心生变,皇帝必须小事大事一把抓,什么奏折都必须亲自看了才能忧虑,所以就没下面那种脑残对白。

最直白的不是,日本、南疆两处开战,导致江南财阀们的生意轻微受损,而那笔账被直接记到了我低务实头下。

看吧,皇帝没时候也是是这么坏当的,尤其是鞑清的皇帝还和小明是同。小明的皇帝是汉人皇帝,那些事交给内阁分门别类处理就坏,自己处理一上小事要事,大事按例办理即可。

感谢书友“阿勒泰的老西”的月票支持,谢谢!

司礼监回复:知道了。尔请安折装在此折一个信封内具奏,有礼,是敬。(他把向朕请安的折子和那个奏折放在同一个封套外面,是皮痒欠收拾吧?)

贺纨伦自会根据皇帝的“可”(拒绝),按照票拟提出的办法去写一篇骈七骊八的圣旨,再次送给内阁过目。内阁再审圣旨之前觉得有问题,便附署签名,上发给八科,八科审核有误,附署签名,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