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京之战上(1 / 2)

明末开山刀 桑甄 179 字 2021-03-10

骑兵冲锋的速度是非常快的,加上他们阵形足够分散,这也就使得八千蒙古士兵活下来近半的人数。

将近四千骑兵马,如果让他们冲进来,造成的杀伤决对不容忽视。

“第一梯队,放!”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迹火铳兵们终于装好了弹药。

“啪啪啪啪啪~”

如爆竹般的枪声响起,冲到阵地前方的敌人连人带马倒了一片。

“第二梯队,放!”

第一梯队放完,并没有继续填装弹药,而是迅速撤退。

在他们身后不远处,钢甲重骑已经开始加速了。

第二梯队火铳兵齐射完毕,在刀盾兵的保护下迅速撤离阵地。

在他们原本的位置,升起了火药燃烧过的烟雾。

冲过来的敌人正在嗷嗷怪叫着准备大杀一场。

当他们冲破烟雾的时候,进入视线范围的是一片凛冽的光芒。

钢甲重骑冲上来了。

“噌!~”

“嘭!~”

刀剑砍过铠甲的声音,钢甲重骑撞翻敌人的声音,顿时混合在一起,形成了一首绝命交响曲。

到了现在,冲到阵地前方的敌人仅剩千余人了。

这千余人面对数倍于他们的钢甲重骑根本没有胜算。

更不要说钢甲重骑经过加速已经冲起来了。

这是一场屠杀。

冲过来的敌人在被火铳手又一次击射杀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动摇了,当他们遇到无可匹敌的钢甲重骑之后,不再犹豫立刻向着四面八方奔逃而去。

钢甲重骑的优势重在防御,不在追击。

当王则之发现敌人被击溃之后,立刻下令回营整顿。

这个时候追击出去,鬼知道阿敏贝勒会不会再布下什么伏兵。

王则之下令,在此安营扎寨,打扫战场。

就在蒙古兵士冲锋失败之后,盛京城内发生了一些变化。

阿敏贝勒首战失利立刻召集盛京城内的文官武将开始商议。

盛京城内,朝堂议事的鼓声响起,号角接连吹响。

所有文官武将齐聚大政殿,陆陆续续而来。

“范文程退下。”

文馆书房馆范文程被守在城门的小兵拦了下来。

范文程(1597年—1666年),字宪斗,号辉岳,辽东沈阳(今沈阳)人。

北宋名相范仲淹十七世孙,范文程少好读书,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在沈阳县学考取了秀才,时年18岁。

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后金八旗军攻下抚顺,范文程与兄范文寀主动求见努尔哈赤,成为清朝开国元勋之一。

天聪三年(1629年)十月,清太宗皇太极统率满、蒙大军五万余伐明,从喜峰口突入塞内,入蓟门,克遵化。范文程当时还在皇太极的文馆,被称为书房官,没有正式官职。

范文程虽是儒生,但相貌堂堂,体格魁伟,倒很像是一员虎将。

皇太极时期,他深受倚赖,被命为文馆之首,凡讨伐明朝的策略、策反明朝官员、进攻朝鲜、抚定蒙古、国家制度的建设等等,他都参与决策。

原本范文程是要跟着皇太极出征,由于阿敏贝勒主动要求留下来守城,皇太极不放心,就把范文程留下来看着阿敏贝勒。

所以,阿敏贝勒早就不爽他了,守门的兵士敢拦下范文程,也正是受了阿敏贝勒的示意。

“在下是文馆之首,书房官,为何不可入殿议事?”

“哼,入殿议事的不是文臣就是武将,更有各个部族的首领还有各路亲王,你算个什么东西?”

守门的兵士毫不客气的对他喝斥道。

“在下奉旨参与议政,是皇上亲自交待的。”范文程无比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