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搞事情(1 / 2)

明末开山刀 桑甄 396 字 2021-03-10

关于票号的事情,王则之只是起了个大纲,具体的内容还需要王闪一点一点去补充。

不过,这也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补充起来的。

眼下却是有一个当务之急必须马上去办。

九月中旬了,荞麦需要收割了。

他手里开出来的田地必须部种上小麦。

买种,耕种,施肥,浇灌,都需要大量的银钱,他觉得这种事情交给王闪再合适不过了。

除了小麦,土豆也到种植的季节了,他打算先把土豆种了。

红薯、辣椒,现在还用不上,不到种植的季节,只能先放在营地里。

于是他就把埋头整理票号诸事的王闪给拉了出来,命令他先去把这两件事儿办了。

还好,李化组织的财会部已经做好了大部分事情,王闪做起后续的事情来得心应手,一头就扎了进去。

不过,王则之特别想吃一样东西,油沷辣子红薯粉。

王则之想做红薯粉出来,一是因为他馋了,因为实际上他原本是福兰人,既爱吃辣子,又爱吃粉。

二是因为,他打算大批量的储备红薯粉,红薯粉条在干燥的条件下可以储存一年以上。

如果他种出足够多的红薯,就能做很多红薯粉储存起来,等到灾荒来临的时候,这些红薯粉就能派上用场了。

不过,王则之记得土豆也能做成粉条,放在干燥的环境下也是能储存很久的。

所以,他打算先试试手,看看这种手工技艺能不能做出合格的红薯粉和土豆粉。

如果能,他就有了经验,等到明年土豆、红薯大丰收的时候,他就可以把这种方法传授下去了。

到时候人们就多了一种粮食,不至于忍饥挨饿。

想到这里王则之有些迫不及待起来,不过这个东西,不是一下就能做出来的,需要时间。

他得先把红薯做成粉末,才能开始动手做粉条。

于是接下来的日子,王则之一边处理手里的事情,一边忙中抽闲制作红红薯粉、土豆粉。

九月下旬,他终于搞出了足够的干粉,开始着手制作粉条。

首先将晒干的粉加水和成面团状,像做包子时和面一样,加入一些食用明矾,然后架一口大锅,把水放满烧开,这样准备工作就做好了。

接着,王则之拿来一个让铸造局打造的漏勺。

这个漏勺是一个圆柱体,大概有二十厘米高。

漏勺里装好面团,在上面放一块圆柱形的铁块按压。

从漏勺里出来的粉丝掉到锅里后,开水会很快就把粉丝烫熟,粉丝转为深色烫熟之后就可以捞出来。

粉丝捞出来之后放到清水里冷却,就可以把粉丝晾到竹竿上去了。

别以为这就直接晒干就可以了,如果这样直接晒那会是粉团而不是粉丝了,因为这个粉丝又会粘到一块去。

九月下旬,已经有一些微冷,晚上会有些许霜冻。

晒在竿子上的粉丝只要经过一晚的霜冻,第二天一遇到太阳照射就会自然散开,而且粉丝经过霜冻,会变的劲道足,韧性好,口感爽滑。

再经过两三天的晾晒,色泽黄亮、身干条细的手工红薯粉丝就大功告成了。

九月底,王则之先做好油沷辣子,接着抓了一把粉丝煮熟。

等粉丝出锅,再沷上一大勺热气腾腾的辣子。

王则之美美的闻了一口,呼啦呼啦的吃了起来。

“民以食为天,古人诚不欺我。”吃饱的王则之,摸着圆滚滚的肚子发出一声感慨。

“报,京中物资送达,请大人接收。”

以京城到大同府的距离,按道理来说,就是慢悠悠的走,七天的时间怎么也到了。

奈何京城中的官吏办事拖沓,这才导致崇祯答应给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