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马政(1 / 2)

明末开山刀 桑甄 463 字 2021-03-10

各个堡城里的逃军,被陆续押着送到游击营交给教官们训练。

至于那些鞑子,就留在大同府交给李化亲自训练了。

王则之特意交待,千万不能让王三郎知道这些鞑子的存在。

王三郎仇恨鞑子,如果被他知道了,怕是会出事。

目前,大同府城北需要重建,城外的军营也需要建设。

这些建设需要买大量的木料、石料,幸好,大同府城内有很多商人,这些东西都不难买。

吩咐好这些事,王则之开始考虑其他的事情。

他给山西巡抚宋统殷写的折子到现在还没有回复,这是因为,宋统殷把折子送到陈奇瑜手里需要时间,陈奇瑜再回给宋统殷也需要时间,短时间内王则之是收不到折子的回复了。

既然这样,他就开始张罗另一件事了。

买马。

李自成带着农民军之所以能东奔西蹿,拖死一队又一队剿灭他的官军,就是因为他马多,跑的快。

所以,王则之就想着,他能不能也组建一只骑兵。

王先从蒙古回来的时候,给王则之说了一些鞑靼卖马的内幕。

鞑靼人的马一生下来,就会做这样一项测试把小马驹留在山下,把母马系在山顶。

如果小马驹能够从山下一跃而上跳到母马身边,这就是好马,留着自用。

如果小马驹一下跳到半山腰然后溜达上去找母马,那就是肉马,杀了吃肉。

如果小马驹懦弱而不敢往上跳的,卖给大明。

王先亲自去归化城,付出了两倍的价格,这才在鞑子手里把好马买回来。

大明与鞑靼两方互市,换回来的马匹基本上都是最差最差的马,大明是交易中吃亏的一方。

大明愿意和鞑靼人搞“互市”完是为了稳住鞑靼人。

但从隆庆四年“俺答封贡”后,鞑靼人年年都来卖马,大明为了和平,也年年都用钱照买,马买回来还不用,因为朝廷中的人都知道这些马不行,那就千里迢迢送去马场养着。

也就是说,大明养马州县衙典胥吏、管马官,京城包揽究售的马贩、太仆寺医兽、验马官,乃至太仆寺、兵部官员、京城势要之家,他们从蒙古人手里买来的战马都是不堪大用的,要想有好的战马,还得去蒙古买。

可是,王先已经带人出塞卖煤去了。

王则之一时半会儿,也不知道去哪儿弄马。

“大人,平定州牛家,牛郎求见。”

“哦?快快有请。”王则之记得这家伙就是做牲畜生意的,而且他背后还有一个大家族,说不定他们也做战马的生意。

“恭喜大人,贺喜大人。”

牛郎提着两大盒礼品,来到王则之的营帐贺喜来了。

“你的消息倒是挺灵通的嘛。”

“大人缪赞了,商人嘛,南来北往的,消息还是会有一些的。”牛郎把礼品递给亲卫,拱了拱手,站到王则之下侧。

牛郎说的这句话,使王则之脑海中灵光一闪,可是一眨眼就又忘记了。

“你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的人呐,说吧,来找我什么事儿?”

王则之看着牛郎也不废话,开门见山直接问。图播天下

“嘿嘿就等您这句话了。”牛郎看了看左右。

“这儿都是我心腹,放心说。”

“战马。”牛郎弯腰低头,凑到王则之面前轻声说了起来。

王则之嚯的一声站了起来,大声吩咐起来。

“来人,上酒菜,哈哈哈”

这真是打瞌睡就有人来送枕头。

王则之大喜,拉着牛郎喝酒吃饭去了。

“您上座。”牛郎弯腰伸手,请王则之坐在主位上,等王则之坐好,他才坐下。

“坐坐坐,牛大哥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