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六章 平静的战场(1 / 3)

大明春色 西风紧 5165 字 2021-02-26

? 晚春的三月、并未让朱高煦感受到甚么伤春悲秋的气氛,因为天气晴朗之后,越来越暖和了。然而这平静的时节,不能让他借景抒情,表达他内心的动荡不安。

清晨华丽宫阙之间,湿润的雾气笼罩着庭院里的草木、走廊,鸟雀不知在何处鸣叫,花香在空气里隐约可闻。

朱高煦走过斜廊,来到了离他起居之处最近的东暖阁。

里面有人已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司礼监的宦官把奏章送进来了,宫女正在往香炉里添炭和香料,气味仍然是天竺香。只因有一次,朱高煦夸了一句香料气味很别致。

不一会儿,妙锦也走了进来,她拿了一本册子过来,翻开其中一页,请朱高煦看。上面记着本月要做的大小事情,最重要的几样用蓝色加大的字体书写。

朱高煦让妙锦旁观政务,确是帮了他一些忙;她喜欢把事情写下来,让日子更有条理。但这并不是朱高煦的习惯,他很少动笔记录,一般只是记在脑子里。

三月间要做的正事,最重要的是朱高煦要亲自主持殿试。中|央一级的科举考试,在同一年的春季有两次,第一次叫会试,第二次叫殿试。会试中榜的三百人叫贡士,他们其实就相当于进士级别了;因为接着参加的殿试、晋级为进士,并不会有人落榜,殿试只是排名次。状元榜眼探花甚么的,就是殿试考出来的。

会试殿试与后来的高考不一样,因为会试中榜的人,直接就会成为大明王朝的国家统|治者。而且有南北籍贯的限制,大概是北方取四、南方取六。只因洪武年间有一次,会试主考官录取的人、是南方籍人士;太祖闻北方人请愿闹|事,盛怒之下把主考官逮|捕,又举办了一次部录取北方人。后来朝廷妥协,逐渐形成了现在的制度。

其次还有一件必须要办的事,便是正式册封庄妃、庄嫔。

不过这些必要的事务,朱高煦并不是很重视。都只是一些按部就班、照以往的经验和规矩做一遍的事。他最关心的事,是最近一直在谋划的向海洋扩张的国策。

所以朱高煦既没有看奏章,也不召见大臣,他坐在椅子上,一大早就发起呆来。

不知过了多久,妙锦的声音惊扰了朱高煦“圣上有何烦恼?”

他闻声抬起头时,见妙锦站在旁边、目光正观察着自己,而暖阁里的宦官宫女已经不见了。

或因妙锦比朱高煦的年龄稍大,且常有自认长辈的心态,她的目光让朱高煦感受到某种母性的东西。他一时间心神动摇,便脱口道“我有时候会感觉到彷徨,还有恐惧。”

妙锦听罢沉默了一会儿,说道“圣上不是现在才会如此,‘伐罪之役’时,每逢大战之前,圣上何时安生过?那时觉也睡不着,而今总比当初好多了罢?是不是因为无法确定事情的结果,圣上在担心胜败?”

朱高煦一想,好像还真是那么回事,顿时有一种知己之感。他便忍不住说道“国政就是战场,只不过战争是矛盾最激烈的表现。”

妙锦的目光柔和了一些,轻声问道“圣上在担心甚么?”

朱高煦道“我在担心甚么?偶尔我也觉得,只是自作自受罢了。

你看这朝廷,数百年间完善了科举制度,从国选拔出官员;然后这些官员以理学道德为标准,有成熟的行政机构与制度,将国家治理得还算有秩序。哪怕是在内|战动荡的几年,依旧没有摧毁稳定的统|治体系。

朕在这皇宫里,几万人服务着饮食起居,还有鸿胪寺等衙门在采办食材,各地将最好的特产进贡上来。有时候朕觉得,自己就算成天享乐,也不会出多大的问题。那我折腾个甚么?”

妙锦沉吟道“大臣们或许也不愿意圣上‘折腾’,您若只顾享乐,他们会更满意。”

朱高煦赞同道“妙锦不愧出身官宦之家。”

他接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