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编写《越女剑》(2 / 3)

艺文类聚》在引述这段文字时却略有变化“(袁)公即挽林内之竹似枯槁,末折堕地。女接取其末。袁公操其本而刺处女。

处女应,即入之。三入,因举杖击袁公。袁公则飞上树,化为白猿。”

叙述袁公手折生竹,如断枯木。处女以竹枝的末梢和袁公的竹杆相斗,守了三招之后还击一眨袁公不敌,飞身上树而遁。其中有了击刺的过程。

《剑侠传》中则“袁公即挽林杪之竹似桔槔,末折地,女接其末。公操其本而刺女。女因举杖击之,公即上树,化为白猿。”

“桔槔”是井上汲水的滑车,当是从《吴越春秋》职颉桥”两字化出来的,形容袁公使动竹枝时的灵动。

后世的着名作家金庸金老先生曾据此文献记载编写成短篇《越女剑》,成为“飞雪连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外的第十五部武侠

春秋末年,吴越争霸之际,越王勾践为吴王夫差所败。卧薪尝胆,表面归顺吴国,暗中秣马厉兵,伺机报仇。

范蠡本是楚国人,与文种见楚国不足争霸下,就投奔了越国,同为越国大夫。

但是越王勾践不听两人意见,执意与吴王作战,结果一败涂地。只能贿赂收买了吴王身边的奸臣太宰伯,勉强讲和,以归顺称臣保住性命。

同时用文种之“灭吴九术”,让吴王放松对越国的警惕,赠送大量金银,供奉西施等美女,使吴王夫差沉溺在酒色之中,又用计离间吴王与功臣伍子胥的关系,并最终使伍子胥自杀身亡,自己则在暗中积蓄粮草,铸造兵器,以图报仇。

眼看八术都已成功,但惟有铸造兵器一事,越王遇到了很大困难。正在这时,吴王夫差派遣八名青衣卫士前来越国,送来宝剑一口。

为了试探吴国虚实,越王勾践以比剑为名,在宫中派出自己手下卫士与吴国使者比拼三场。

吴国使者身手撩,其所使用之兵器更是锋利无比,四场比赛下来,越国锦衫卫士被当场格杀八人,而吴国所赠送的宝剑更是神器,其利能断轻纱,而碰到沉重兵器亦不会折断,令越王勾践和大夫范蠡心惊胆战,又欣羡不已。

越王勾践与文种、范蠡两人商议对策,打算寻找铸剑名匠。

铸过湛卢、纯钧、胜邪、鱼肠、巨阙五柄名剑的欧冶子已经过世,他的两个徒弟之一的薛烛尚在越国。

越王遂召见薛烛,想让他来铸剑,而薛烛却只剩下六根手指,已成废人。

原来薛烛的师兄风胡子为吴国铸剑,劝薛烛同去不成,就将他四指斩断,好让他不能再为越国铸剑。

越王等人无计可施。范蠡在回家路上,更是想起了他亲自找到的美女夷光,两人在相识后已经彼此相爱,难舍难分,只是为了越王的报仇大计,才忍痛将她改名西施,进献于吴王。而范蠡心中却无时无刻不想早日击破吴国,好迎回西施。正在此时,吴国遣来送剑的八位使者在街头作恶,借醉酒之际斩断了范蠡两个卫士的手掌,又将路过的放羊女阿青的一头羊斩为两半,还戏耍阿青。

没想到表面娇弱美丽又真无邪的阿青手持竹棒,只用了四招就戳瞎两名吴国剑士的眼睛。更在八饶围攻之下,施展精妙剑术,将八人兵刃一一击落,又将每人刺瞎了一只眼睛。

范蠡大喜,邀请阿青到家,并在谈话中得知她的师父竟然只是一只白猿。原来阿青在放羊时,常有一只白猿来跟她玩耍,白猿以竹棒刺阿青,阿青则从抵挡中慢慢学会反击,最后练成下无双的绝妙剑术。

范蠡邀请阿青到宫中,希望她能教越国剑士剑法。前后四时间,阿青在越王的剑室里先后与八十名越国剑术高手对招,没有一个人能挡得住她三眨

但其后阿青突然不辞而别,范蠡四处寻找,仍然是一无所获。而与她对过招的八十名剑士,虽然连她的一招一式都没有学会,但凭借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