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章 诺亚方舟与女娲(2 / 3)

然对智人的选择权骤然降低了很多。

可人类体表失去毛发的进程并未结束,而是依然在推进。

总不能是因为审美变化导致种群繁殖时出现自然选择倾向吧。

谁知道远古人类的审美观又是怎样的,说不定毛越多越受欢迎呢。

发生在人类进化过程中的关于毛发的变化令许多古生物科学家百思不得其解,并提出了各种不同的猜测。

现在陈锋知道原因了。

在人类种群的进化史中,竟有这样一段需要靠游泳来拯救种族存亡的历史。

或许等这一代人又活下去后,毛发又会因狩猎与保暖的需求而恢复原状,但更少的毛发可以应对更复杂的环境却已经刻进了人类的记忆里,并将永恒的传承下去,直到某一天,当人类的智慧达到某种程度,生产力已经可以解决穿衣保暖的需求后,毛发减少的倾向又重新强烈的表达出来,并最终成为主流。

小孩子们的快速进化让种群稍微获得了一段喘息之机,食物来源稍微缓解。

可如果雨水一直持续,种群依然不存在扩大繁衍的可能性,并且人口依然会因为外部环境的恶劣化而持续下降,或许是自然死亡,又或许是病死。

总之,人口一定会持续下滑,只不过下降的速度比第一个月慢了很多而已。

真正的转变出现在暴雨持续降落的五个月后。

五个月的电闪雷鸣,让地球上的氧气和氢气迅速反应,生成越来越多的水,倾盆暴雨让海洋的水位线持续拔升,并最终形成了后来地球的外表。

这支古猿部族的坚持,也终于走到了极限。

古猿们从老到小病的病,伤的伤。

再也没有人能外出觅食。

部族真正走到了绝境。

也就是在这一天,一艘巨大的生物潜艇靠近了岩山。

某种意义上,这不能算潜艇,因为它里面根本没有空气。

上半身与古猿相似,下半身却是鱼尾的鱼星人从潜艇中钻了出来,并在水面探出头。

这是一个女性鱼星人。

她的体型很高大,身长八米。

她勉强挤出一丝笑容,像古猿相互间打招呼那样友善的挥手。

随后,潜艇的顶端伸出一把梯子,一直延伸到山洞的洞口。

巨大潜艇的上部开始如同植物生长般长出古猿们从来不曾想象过的楼式建筑。

潜艇变成了个小小的浮岛。

仅剩的八十七个古猿们相互搀扶着,在迷惘与紧张的心情中走上潜艇表面。

在这里,古猿们第一次接触到熟食——烤鱼。

古猿也是第一次接触到药物。

陈锋突然知道了西方神话故事中关于诺亚方舟的幻想的源头,以及华夏神话中女娲在洪水中补天救世的传说的由来。

堆叠式记忆一直通过鱼类食物潜藏在人心中,最终变成了神话传说。

古猿们就此在浮岛上定居下来,此后又过去七个多月。

第三个月时,大雨终于渐渐停歇,但依然乌云密布,时而有细雨绵绵,外面还是处处洪水肆虐天地间。

直到七个多月后,温暖的阳光终于再次洒满大地,地面开始恢复干燥。

此时古猿们乘坐着鱼星人潜艇抵达了非洲大陆,走下浮岛,与对方挥手告别,开始了新的繁衍。

陈锋眼前的画面戛然而止。

他看到的是一段真正的历史。

陈锋陷入了沉默。

这只是鱼星人为地球人所做的很多事其中之一。

或许这段历史比较重要,所以鱼星人将其潜藏在堆叠式记忆的深处,并经过额外加密,最终呈现到了陈锋面前。

但为什么一定要是这一段?

而不是别的?